随着创意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许多大中城市都把建设发展创意产业园纳入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划中,如北京的“798”,上海的“M50”,广州的“红专厂”……
但就在2019年7月1日,广州红专厂正式开始拆除,这一拆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
这不禁让大众反思,广州究竟还有文化艺术留存的余地吗?产业园于城市究竟能起到多大的助力?面对汹涌的商业浪潮和繁杂的名目,产业园如何做出特色,在利益的吸引中寻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7月15日,在我司天萌建筑馆一楼,腾讯大粤网房产频道与羊盟合作的【大话地产】栏目就“拆除or新生——从红专厂看广州产业园的现状与未来”这一话题举办沙龙活动,邀请3位羊盟设计公司代表与大家共同探讨。天萌国际设计董事长、总建筑师、羊城设计联盟理事陈宏良先生受邀参加。
从左往右分别为:
朱大尉先生(主持人,深媒体人、腾讯房产华南区域总经理)
丁邵恒先生(香港注册建筑师、香港技术学会大湾区发展委员委员会委员)
陈宏良先生(天萌国际设计董事长、总建筑师、羊城设计联盟理事)
梅策迎先生(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黑盒子设计社区合伙人)
天萌与红专厂一同成长了8年,陈总对拆除红专厂感慨颇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陈总的感想与看法。
腾讯房产对话陈总
腾讯:陈总作为和红专厂一起成长了8年的用户,在征拆的前期是否知情,你们的感受和感触是什么?你认为红专厂的意义对广州真的有这么大吗?
陈总:我是2011年8月份搬进来,到现在刚好8年。虽然有关拆除与否的信息,我们得到的也并不是特别及时和准确,但这8年我们是很开心的,也没什么好抱怨,心态很平和,因为我们一开始就有心理准备。“红颜薄命”非常适合用来形容这里,红专厂条件太好,地也太值钱了,盯上的人多,命运就多舛。
我们关注的重点不应该在创意产业园,因为所谓的创意产业园实在太多,多一个少一个有什么关系?但问题是我们的城市真正需要什么?城市缺少什么?想留什么?
红专厂不仅仅是一个办公的空间,它有艺术的体验,让市民很方便地去接触到艺术。同时也是一个让市民休闲喘息,放慢脚步的空间。从这个角度看,拆掉是很大的损失,难道红专厂能复制到别处吗?
腾讯:红专厂的十年正是中国各种艺术区、创意园遍地开花的十年,从建筑规划的角度,广州这个城市最需要什么样创意园?
陈总:举例来说,纽约高线公园1980年就开始停用了,一直存在拆除还是保留的争议,但就有本地人在网络上发起“高线之友”这个组织,向社会募捐宣传,得到政府的支持。公园把周边艺术馆、美术馆等很多艺术社区都串联带动了起来,到现在变成全世界的网红点。
我觉得一个有活力的社区,一定要大家参与进来。众人的创意掺杂,园区才能够非常有活力和多样性。
广州这么大一个城市,传承下来的东西很多。城市的管理者还是要思考一下产业园的方向,红专厂就是因为失去政府的支持,失去了方向,才走到了绝路。
天萌国际设计董事长、总建筑师、羊城设计联盟理事陈宏良先生
腾讯:陈总一直在创意园里做企业,最后还是选择搬回了写字楼,为什么?
陈总:首先红专厂由于10年的时间限制,当时考虑投入以及未来,谁都不敢下重本,也不知道该怎么往下做。
曾经沧海难为水,在这里呆久了,我找不到一个比这里更好的地方了。也是害怕重复现在的老路,过几年又要再来一次,是真的折腾不起了。
腾讯:创意产业园对城市公共空间有何影响?能不能促进城市休闲空间结构优化?
陈总:我觉得广州最需要的就是这种休闲空间,就好比沙漠需要绿洲。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多样性,空间的多样性、功能的多样性、以及新旧建筑的文化多样性。其实广州不是一个缺乏多样性的城市,只是我们没有办法打磨出更特别成功和为人所知的亮点而已。红专厂可能勉强算一个,但可惜也保不住了。
腾讯:但有人会认为无非就是一个创意园,拆了又怎么样,这种分歧大家怎么看?
陈总:红专厂,估计我们只能哀悼了。但它就算是“死去了”,也希望会留下一些“遗骸”,比如大院里的古树、有些建筑、街道,这样记忆性的东西。
很多案例会在旧建筑里面生出高层建筑,或者往地下挖掘去扩大空间,让其他密集的旧建筑、古树区域保留下来。建筑的历史文化不一样,当进行新旧建筑空间的组合后,空间及文化的多样性就体现出来了。
我们还是需要乐观一点,其实还是有一些补救的方法。不是说红专厂能不能保留下来,而是说这些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的老建筑和社区能不能以某种方式得以存留,给后人带来启发和满足感。多给大家一些参与机会,让多数人参与到自己城市的建设进程中,才能产生相互的共赢。
红专厂作为创意产业园,不论是从城市规划、市民感受、创意建筑设计而言都是一个可供探讨和研究的课题。另外两位业内专家,丁邵恒先生和梅策迎先生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红专厂被人称作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园的鼻祖,作为广州最早的旧改样本之一,其实它的前身是广州鹰金钱食品厂。
而天萌建筑馆所在的红专厂F9栋,原本则是一座完全废弃的工厂吊车车间,占地面积约430㎡,仅有12根混凝土柱及4根连梁、无墙无顶,场地内杂草丛生,周边环境较差,是天萌的建筑设计师们将它巧妙改造,塑造成一个“造梦工场”。
清水红砖外墙,窗外古树葱郁,竹影婆娑,绿意灵动,让人赏心悦目的天萌建筑馆还是一栋简朴、低碳、经济、环保的生态屋。
天萌建筑馆选用了红砖来砌成外墙,不仅协调了与周边建筑的关系,还延续了厂区建筑的历史文脉,新旧融合,浑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