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京7月6日电 (记者 朱晓颖)6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该馆馆长朱成山宣布,在今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拟征集3000名遭侵华日军屠杀死难者之遗属、以延续历史传承,该项工作为第一次开展,预计有不小难度。
“国家公祭日纪念对象,不仅仅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而是所有被侵华日军屠杀的遇难同胞,慰安妇、劳工、细菌战等化学武器受难者遗属,都在征集范畴之列”,朱成山说。
当天在纪念馆,几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高龄老者,携一家数代人走上讲台,获赠史书,表情从容。他们在口口相传故事中延续着家庭式记忆、“父辈的传承”。
33岁的夏媛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外孙女,从小由外婆带大,和老人感情很深,年幼时外婆口中的故事对她有所触动。“小时候听到(南京大屠杀亲历)会很疑惑,(侵华日军)为什么要发起战争”,她对当前日本右翼仍不断否认加害史感到气愤:“有这么多证人在,为何还不承认?”
夏媛也在延续着口述的传承,她时不时向4岁的儿子说到一些历史浅释,经常带他到纪念馆参观、参加活动。“希望下一代人能记住这段历史。”夏媛说。
就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群体来说,数量已从十年前的1000多名锐减至如今的100多名,其第二代、第三代就成为传承历史的关键人物,而在战争中不幸死去的人们的后代尤是如此。
对此,朱成山表示,今年将首次进行幸存者、特别是死难者遗属登记工作,让他们的“家祭”有表达场所,让家庭式祖辈传承为时代记录。“目前,我们已经掌握300多位遗属资料,我觉得这个数字太少,到今年国家公祭日前,希望有成千上万的遗属来馆进行登记。”
距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已有整整77年。今年2月底,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由此,公祭纪念活动上升至国家层面。今年12月13日,首次国家公祭日活动将在南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