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劣的交通环境,复杂的地质条件,一道又一道难以克服的难题,都足以让延延高速黄河特大桥,成为陕西乃至中国交通建设事业中的一幅“惊世之作”!
——中国铁建十四局集团延延高速LJ-20标项目建设纪实
□ 林红武 江舢 赵葳
“一辈子能修这么一座黄河大桥,再苦、再难也值了!”中国铁建中铁十四局集团三公司延延高速LJ-20标项目经理卢兴墨如是说。
远眺建设中的延延高速公路黄河特大桥
登上险峻的黄河陕西侧岸顶,放眼望去:在陡峭的山壁下,浑浊的黄河水静静地流淌;河谷中,四座100多米高的桥墩及六座高塔吊机直刺苍穹,几乎与记者的视线平行。据卢兴墨介绍,这座黄河特大桥的桥墩高达141米,比目前已建黄河最高桥墩仅低4米左右。
一年多来,十四局的建设者们在黄河两岸的崇山峻岭中艰难地跋涉,在神秘莫测的河谷中与复杂的地质条件博弈,无论环境多么艰苦,无论条件多么窘迫,他们也没有丝毫地退缩……
艰难中前行
自古以来,黄河便是一道让人望而生畏的天堑,对于中铁十四局三公司延延高速LJ-20标项目部(以下简称项目部)的建设者而言,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这里为晋陕两地,搭起一条跨越天堑的快速通道。延延高速LJ-20合同段,全长2.82公里,主要施工任务是从晋陕交界处的延水关镇刘家畔,跨越黄河、连接山西岸永和县霍州至永平高速公路的黄河特大桥工程,桥梁总长度1072米。此外,还有1.228公里的路基、两座大桥和一座主线收费站。
在开工动员大会上,卢兴墨向全体参战人员发出了铿锵的誓言:“我们一定要加倍努力,克服环境恶劣、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发扬公司团结协作、敢打硬仗、善打胜仗的精神,加强配合,合理组织施工,严把质量安全关,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务。”
陕西省交通厅厅长冯西宁(左二)莅临延延20标项目部视察
但是,这座跨越天堑的黄河特大桥,也着实让中铁十四局三公司这支“铁军”品尝到了“呕心沥血”的滋味。
由于项目开工正直2013年寒冬,“地面被冻得像铁一样,刨到50多厘米深就再也刨不动了,临建设施都搭不起来……”卢兴墨说。
此外,由于项目地处延川电网末梢,电力供应极不稳定,项目部专门配了13台发电机组随时备用,就在记者采访的时候,工地上就突发了两次停电;再加之黄河两岸的山西、陕西两地工程密集,炸药供不应求,协调困难,也严重影响了桩基开挖和路基石方的爆破进度。
真正让人望而生畏的,则是眼前层峦叠嶂的地势。“没路进得去,我们进场的时候想到对岸山西境内去勘察工地,结果从延水关绕了20多公里,才到达对岸,再往河岸下边去,根本就没有路,没办法,我们只好租了运输船才能把设备和人员运到对面去。”项目部总工程师张常轩说。
更让人心惊胆战的是从云海加油站到工地的短短7公里道路,就有“24个‘V’字形弯道形成的12个‘S’形弯道,还经常因为震动、大风、下雨引起山石滚落和塌方,被当地老百姓称作‘鬼门关’”。物资部长李爱军介绍说,“许多司机来了第一次,就不敢再来了!”
深处险恶之境,勇者仍在前行!
深谷中起墩
从高处鸟瞰延延高速黄河特大桥的工地,东岸的山崖如刀劈斧砍一般巍然矗立,而西岸的地势则相对较缓,整个河道呈现出“U”字形的结构。
在河道中建设高达100多米的桥墩,十四局集团的建设者们需要面对最艰巨的挑战!
项目经理卢兴墨(中)与项目书记林宏武(右二)、项目总工张常轩(左二)、项目副总工李长伟(右一)以及项目安全总监、副经理何汉春(左一)一起研究科学施工方案
“先钻了一个钻孔,钻到5米深处的时候,沉压水就喷了起来,因为黄河水面比钻孔面要高。”项目部副总工李长伟说。
于是,项目部在沉井内打入24根钢护筒。每根钢护筒直径2.4米,全部连起来形成一个平台,再把钻机放在上面进行冲击钻孔,钻到五六米的深度后,因为沙石层的存在,塌孔和卡钻又成了家常便饭。这时需要灌入比预期多的混凝土,以填满缝隙。谁知道这个过程中,又再次形成了穿孔,填进去的砂浆又不断地流走了,建设者们不得不一边钻孔、一边添加片石和水泥。
在大桥5号和6号墩的桩基施工中,更是困难重重。由于基岩硬度远大于设计强风化岩硬度,使前期桩基冲孔速度较慢;而在施工过程中,护筒底以下5米左右位置又出现严重涌水,使孔内泥浆无法保持,大部分桩基冲孔施工无法进行……
难题还没有结束,好不容易打到护筒底以下15米左右,又出现孔底突然漏浆(3米高度)现象;不仅如此,由于5#、6#墩位置地层岩性为砂岩,同时在桩基桩长范围内存在软弱夹层,造成桩基成孔后,泥浆含砂率远大于规范要求,加大了泥浆清孔难度及清孔时间。
问题出现后,项目部又根据5#、6#墩桩基涌水、漏浆处理专题会议制订的处理方案,孔内采取回填片石、粘土、水泥、锯末经沉淀后反复冲孔。这样一来,施工的效率也急剧下降。
眼见着汛期就要来临,施工进度却一直提不上去,项目部经过与业主、监理沟通讨论,又重新采取了把沉井内杂物、泥浆和钻渣全部清除干净后,在护筒外侧进行二次砼封底,用足足一米厚的混凝土来保证护筒的防护性能,随后再进行桩基冲孔施工。为解决泥浆含砂率偏高问题,加快清孔进度、提高清孔质量,项目部还采购一台ZX-200泥浆净化装置。
在桩基施工好之后,承台的浇筑又成为了一大挑战。大桥水中混凝土承台长24.2米,宽15.8米,高5米,钢筋用量达200吨,是罕见的大体积承台。混凝土遇水发热,极易引起温缩开裂,项目部又专门设置了冷却循环钢管和防裂钢筋网片,有效保护了承台施工质量。项目部还以20小时的时间一次性浇筑混凝土近2000方,刷新了新的历史记录,创造了新的“中国速度”,受到业主的高度赞誉,并获业主现金奖励100万元。
奋进中制胜
很少有人知道,十四局延延高速项目始终处于“内外交困”之中!
由于资源匮乏,项目部只能从数百公里外的西安、铜川以及山西蒲县等地采购砂石,这样一来,物资转运的难度与采购的成本都提高了许多;再加之施工环境复杂,施工中的措施费用也大幅增加……这导致了延延高速20标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个预亏损项目。
我们现在欠供应商的钢材费用就有2000多万元了!”李爱军对记者说,“还是得厚着脸皮主动去和供应商沟通,因为我们必须要保障物资的供应。”
2013年7月,当建设者们建造好了钢便桥,正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场50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让项目更是雪上加霜——沿黄公路多段被冲毁或被塌方土石阻断,施工生产、生活用电和通信当场中断;窑洞坍塌、板房下沉、粮食短缺、停水停电……
面对严峻的形势,项目经理卢兴墨、项目部书记林红武等人第一时间赴现场指挥抗洪抢险,分秒必争地积极自救,在强暴雨袭击后的第二天,项目部就恢复部分工程的作业。
暴雨过后,借助业主举办的“大干100天”劳动竞赛活动,项目部也掀起了一场“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不懈怠”的施工高潮。2013年9月下旬,6号墩桩基全部完成;10月20日,4号主墩承台砼顺利浇筑……因为在劳动竞赛中优异的表现,项目部再获业主现金奖励100万元。
2014年6月11日,项目部实现了6号墩这一陕西境内黄河第一高墩的顺利封顶,攻克了大桥中技术含量最高、施工难度最大、风险系数最高的关键节点,提前20天完成了业主制定的节点目标,为黄河大桥主体上部施工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尽管条件极度艰苦,建设资金极度匮乏,建设者们依然没有忘记自己身上最大的责任,那就是安全与质量!由于高墩施工风险性极高,为了让施工作业人员能够更加安全地上下、作业,项目部专门在墩身上安装了电梯。每次上墩身作业,都要提前半小时启动电梯并来回上升下降多次,以确保安全。
按照陕西省交通厅“五化”建设的要求,项目部实施了严格的过程控制与精细化管理。他们针对桥梁施工的关键技术和难点展开了系统研究。尤其是在薄壁空心墩的施工中,项目部花费近百万元购进蒸汽锅炉、高压水泵、加压设备、喷淋管等材料设备,对墩身进行养护,有效地保证了施工质量。此外,项目部还创新实施了液压爬模工艺,且打破了每模爬升4.5米的限制,其《液压自爬模施工工艺中墩身竖直度及外观质量控制》还荣获了山东省QC小组一等奖和2014年度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三等奖。在业主的信誉评价中,项目部也多次名列前茅,并先后获得业主现金奖励超过400万元。
截至目前,项目部已基本完成桥梁墩柱施工,基本转入桥面系作业,路基段的施工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走过坎坷,十四局的建设者们必将为黄河这座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建起一座流芳百年的“传奇”之桥……(来源:国际商报 林红武 江舢 赵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