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期间,一位上海大学博士生的返乡笔记《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在微信朋友圈疯狂传播。这篇文章中记录的乡村变化:知识的无力感,乡民之间关系的疏远,农村年轻人婚姻受物质的压迫等等,一时引发很多人对乡村的思考。而在出版界,也有不少关于乡土的书籍备受读者关注。
作家十年砍柴曾经出版《进城走了十八年》一书,追述自己从一个湖南农村的乡下少年,通过高考成功进入城市求学,最终在北京落户的艰难历程。前不久,他又出版了《找不回的故乡》一书,追溯故乡的人文历史。
回乡期间,我带着十年砍柴的新书《找不回的故乡》,利用春节长假读完。看到我这位“本家”(我本姓李,十年砍柴也姓李,我俩都是七零后,由于年代原因,爹妈起的名字都平庸,于是写文章都用了笔名,我俩五百年前也算一家)写道,他们的家谱已有六百年历史,几乎每位先人都详细记载,且一百年来,大体做到了三十年一修谱。心里羡慕不已,南方人真是“靠谱”,我们河南人由于上千年兵荒马乱,早已不知流离失所多少回。只要问当地人,都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的,“土著”基本没有,即使有本地人,也早忘了祖先历史,也随大流说自己是老鸹窝来的了。
七年前,有编辑约稿,我写了一篇《谁家的故乡不沦陷》,同时写的,还有孟波的《不能承受的故乡底层沦陷之重》、熊培云的《我的故乡因何沦陷》、十年砍柴的《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几个媒体人,同时用了“故乡沦陷”这个词,表现出对自己故乡现状的焦灼,也有对社会走势的认识。那些文章,未必是关注乡村中国衰落的滥觞,但应该有些关系。那之后,熊培云写出《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十年砍柴则写了《找不回的故乡》。
在我看来,为故乡作文,还不是十年砍柴写这本书的全部目的所在。湖南地处中国“腰部”,南北文化对冲地带,既是传统文化的繁盛地,也是现代革命的“策源地”,既有最彻底的革命家,也有最传统的士大夫,百年来的革命领袖,更是半壁出自湖湘。研究近代以来的历史变迁,乡村秩序瓦解、传统文化衰微的过程,没有比湖湘更合适的样本。邵阳也“恰逢其会”,成为这风雨江山的缩影,写邵阳,写故乡,实是以小见大,为乡村中国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