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熊孩子”趁父母不在,偷取父母银行卡或偷记银行卡密码,玩网游、直播软件打赏主播几万元的事件频发。涉事的腾讯公司和短视频快手平台,在法律层面没有强制平台方退款的前提下,出于关怀的进行了退款。该事件引起媒体等多方关注,讨论儿童玩网游、直播花费数万元,什么情况下家长可以获得退款?
据媒体报道,近日,深圳的一名11岁男孩趁父母不在家,偷取父母银行卡和手机玩王者荣耀花光家中三万元积蓄。腾讯相关负责人回应,虽然并无直接证据证明该账号发生的登陆和消费是由未成年人操作,但出于关怀,除少部分打赏给别人的款项以外,已经将近三万元退还给孩子父母。
记者了解到,近期在短视频平台快手上,也发生两起未成年人偷取父母手机及银行卡密码打赏主播数万元的事件。快手作为平台方,通过技术调查获取了准确打赏金额后,出于关怀,将平台方的收入退还给孩子父母。
那么,这种情况下,从法律层面看,平台方是否应该退款还给家长呢?
据新法制报报道,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研究员、副教授朱巍认为家长要追回“熊孩子”盗刷的钱很难。朱巍表示,因为游戏公司的实名认证只能确定真实的身份证号码,却无法将注册人与注册身份进行对应,很难证明登录注册和充值行为就是未成年人所为。
朱巍分析称,根据2010年文化部发布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务。
“这就意味着,如果是未成年人注册的账号,平台不退款就必须证明登录、充值等行为是家长或家长授意孩子的行为。”朱巍表示,这种情况下,举证的责任就在平台,退款相对容易。但如果是以家长的身份信息注册的账号,那么举证的责任就在家长。除非家长能够有监控录像等关键证据,平台一般是不会退款的。因为目前多数网络平台都不允许未成年人注册账号,且多数情况下,家长也难以拿出有效的证据。
据澎湃新闻报道,北京大悦律师事务所的梁宏刚律师也认为,家长要追回孩子花出去的钱家长面临举证难。梁宏刚表示,由于用于网络游戏账户充值、购买物品的银行卡和所绑定的手机均在家长名下,掌握银行卡、交易密码和绑定手机并进行网络交易理应视为银行卡所有人实施的行为。“如果家长不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该行为系孩子所为,到了法院很难获得支持。”
记者了解多起案例后得知,无论是游戏平台还是直播平台,在法律层面没有强制退款的前提下,多家企业能够出于关怀退还平台方的收入,这是是企业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作为孩子家长,也应该多关注孩子的行为,对孩子多加引导,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但想根本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问题,仅依靠政府监管和企业自律无法百分之百规避,还需各方努力。
作为平台方的互联网企业为避免类似事件的频繁发生,在做多种尝试。腾讯已推出“成长守护平台”服务,通过实名认证、绑定未成年人游戏账号、绑定相关消费的实时提醒等服务。快手平台也表示,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执行平台管理,如证据证明一些未成年打赏案例符合法律规定的退款条件,快手科技将迅速处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