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5个月,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仅为31倍,较去年同期已近腰斩,而高达百倍市盈率的新股更是不见踪影。
【资本论财经网综合】多位券商投行人士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监管层遏制“三高”的政策预期下,新股发行格局已改变,尤其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新规实施后,发行市盈率下降实属必然。
市盈率骤降45%
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为31倍,较去年同期的56倍骤降45%。与此同时,高达百倍的发行市盈率已成历史,今年以来发行市盈率最高的为华西证券承销的华录百纳(54.800,0.20,0.37%),达82倍。而去年同期仍可见百倍以上发行市盈率的新股,如中航证券承销的雷曼光电(15.780,0.45,2.94%)和铁汉生态(27.700,-0.04,-0.14%),分别高达131倍和110倍;中投证券承销的先锋新材(15.240,0.32,2.14%)也高达124倍,海通证券(10.41,-0.05,-0.48%)承销的国电清新(19.79,0.00,0.00%)则为105倍。
与去年相比,今年则涌现大量低发行市盈率的新股。今年以来发行的新股中,发行市盈率在25倍以下的占比达29%。其中,国信证券承销的奥马电器(微博)发行市盈率为13倍,中银国际证券承销的中国交建(5.57,-0.07,-1.24%)仅为10倍。
IPO新政发威
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券商投行人士表示,除受宏观经济环境、二级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外,监管层对于抑制“三高”的表态及IPO新政的实施,也是新股发行市盈率大幅降低的重要因素。
4月28日,证监会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规定,当发行价格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25%的发行人,会被重点监管。同时,取消了网下配售股份3个月的锁定期。在上述规定的影响下,发行人、询价机构和承销商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
某上市券商保荐代表人表示,首先,监管层一直致力于抑制“三高”,在上述政策预期下,尤其在新规中“25%红线”的影响下,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在提供发行参考价时,都不会越过25%的红线;其次,在IPO新政中,取消3个月的锁定期,新股上市首日实行全流通,基金、券商等询价机构大多数选择上市首日抛售。在短期内,新股二级市场供给较大,在新股上涨空间受抑制的预期下,询价机构均不会报出太高的价格;第三,发行人的预期出现了重大变化,在八菱科技(18.47,0.11,0.60%)、海达股份等新股曾遭遇中止发行的影响下,发行人担心重蹈覆辙,也不再坚持高价发行。
“在上述三个因素作用下,新股发行价格基本得到抑制。”该投行人士表示。
目前,已有15家公司依照新股发行新规成功发行了股票,根据Wind数据统计,这些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为3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