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至今,券商保代在首次公开发行(IPO)舞台上的表演已有10年。10年之中,有人高歌,有人低语,也有人黯然离场。 据证监会公开数据统计,自2004年保代制度实施以来,在IPO队伍中,共245单IPO项目因公司持续盈利能力、独立性、成长性等原因被证监会拒之门外,黯然暂别A股市场。其中,不予核准发行的IPO项目涉及券商62家、保荐人超400名。
同期,另有71名保荐代表人因申报材料撰写粗糙、保荐公司业绩下滑、擅自修改封卷、尽职调查工作不完善不彻底等原因,被证监会采取监管处罚措施。
除此之外,近两年因审计程序不完善、审计底稿编制不规范、审计底稿信息错误等被监管部门处罚的会计师事务所有近30家,如鹏城会计师事务所、中磊会计师事务所、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等早已被业界熟知。
监管频开罚单,为何仍然不能遏制IPO项目造假?
245单项目被否
投行圈内圈外近期备受关注的,除了IPO财务专项检查外,当属万福生科等系列涉嫌财务造假、虚增收入而被处罚的IPO中介机构,而类似“曲目”并非首次上演。
从胜景山河到绿大地,从绿大地到万福生科,再加上诸多涉及财务问题被证监会定性为“虚假陈述”的案例早已屡见不鲜。
据中国证监会保荐信用监管系统披露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23日,自2004年保代制度实施以来,3144个企业项目中共有245单IPO项目被不予核准发行,涉及券商62家、保荐人超400名,其中有35名保荐人有2个及2个以上IPO项目被否。
被证监会不予核准发行的IPO项目数量正逐年上升。据统计,2004年不予核准发行的IPO数量为13单,2006年为9单。经历2009年IPO重启后,2010年这一数字升至71单,2011年有81单、2012年有48单。
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至今,国信证券、平安证券、华泰联合不予核准发行的IPO项目数量在所有承销商中位居前三。
除此之外,自2004年实施保荐人制度以来,还有306单IPO项目被撤回。据多位投行人士分析,IPO项目被撤回的原因主要涉及两大类:一是 由于公司经营环境急剧变化、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大幅下滑、公司财务报表存在硬伤等自身内部原因而主动撤回材料;另一种是因保荐机构未能勤勉尽职、保荐代表人 更换等外部因素而撤回材料。
“项目被否,意味着我们此前的努力都白费了。”一位有着多年承销经验的券商保代如是说,无论是拟上市公司股东或是券商投行,没有人愿意苦心经营的项目在临近上市的最后一步出问题。
被否原因有七个
IPO项目被否,意味着一群股东与亿万财富失之交臂,竹篮打水的还有失意的投行。
证券时报记者查阅245家公司不予核准发行的原因,发现它们最终未能敲开发审委大门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持续盈利能力、关联交易问题、独立性、历史沿革及股权转让、公司规范运作、过度包装、粉饰业绩等七个方面。
例如,2010年4月被否的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审委认为,报告期内申请人存在净利润、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主要产品毛利率等财务指标持续下降的情形,对募投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合理分析,其持续盈利能力存在不确定性,因此不予核准其首次公开发行。
“拟上市公司在行业内规模大小、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上下游客户是否发生重大变化或过于依赖其单一客户等都会成为判断其持续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深圳某中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对于2012年1月被否的华致酒行连锁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审委出具的意见是,报告期内该公司与14家关联酒类生产企业采购产品的金额与占比均呈上升趋势,存在同业竞争及关联交易隐忧。
除持续盈利能力以外,关联交易问题以及关联交易披露不全面也是许多公司IPO折戟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审委认为在报告期内,该公司与直接或间接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存在业务竞争、关联交易等情形,无法判断关联交易的公允性以及该公司是否具备直接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的能力。
此外,IPO被否的原因还包括报告期内申请人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申请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不规范、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资产完整性存在重大缺陷、未能依法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等。
在A股市场中不乏镀了金的招股书。2011年因过度包装而被证监会否掉的深圳淑女屋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其一。招股说明书中由第三方调查机构提供的 数据将其推上了舆论浪尖。第三方调查数据的结论是,淑女屋品牌仅次于几个国外知名女装品牌,受欢迎程度超越Dior、Prada、CK、LV等,在国内品 牌中位列榜首,这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