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赴湖北荆门市调研支队实践活动侧记之一
7月21日,来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六名学子,一头扎进湖北省钟祥市胡集镇稻香农机合作社、钟穗农机合作社,与社员和当地干部群众拉家常、算细账、议发展、说期盼。这是该校赴湖北荆门市农机合作社调研支队活动的首站,未来10余天,他们将深入该市6个县市区的数十个农机合作社和乡镇村,聚焦点是农机合作社的成长与壮大。
锁定农机合作社,清华学子的选择颇有深意。经过20多年的快速城镇化,农村劳动力呈不断减少趋势。解决好“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合作社是农业发展方式的一场深刻革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在蓬勃发展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最引人注目和最受农民青睐的是农机合作社。
荆门,地处中国粮食主产区湖北的核心区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地市级为单位的农机化示范区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湖北省政府在荆门市鼎力推进的“中国农谷”建设,为世人所瞩目。粮仓荆门,农机合作社发展方兴未艾。一群大学生,也在这个骄阳似火的夏天,将目光投向了荆门这片被寄予厚望的土地——到中国农谷,看中国农机。
荆门农机合作社的发展,让这些学子们有诸多“没想到”。目前该市农机合作社发展到300多个,占全省农机合作社总数的近三分之一,服务农户15万户,入社经营土地面积达40万亩,作业服务面积510万亩。农业现代化的出路在农机化,农机化的依托在农机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的方向在土地规模经营。荆门市农机合作社事实上已经成为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主力军,正在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规模化农业生产之路。
早在今年年初,清华大学的多名学子,就以敏锐的嗅觉捕捉到来自荆门的新变化,并早早为荆门调研之行做准备。怎么下去,下去做什么?这是心系荆门的清华学子们思考最多的一点。并不鲜见的是,有些大学生下到乡村,却未能真正沉下去发现和研究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而是举着“三下乡”的旗帜,穿梭于博物馆、纪念馆之间,乐此不疲。几天的活动结束后,带回的是一张张留影和一篇篇游记组成的“调研报告”。
清华大学赴荆门市农机合作社调研支队多次就此展开讨论,形成的共识是:抱着旅游观光的心态搞社会实践,来去匆匆地走马观花,最根本的原因是对基层干部群众的实践和创造,缺少一种敬畏。而荆门市基层干部和群众以他们的首创精神和不断迸发的创造力,为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对此进行调研的角度和方法可以有几十上百种,但首要的是对基层的实践和创造心存敬畏,敬畏这种来自民间、来自基层的力量。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滚足泥土、掌握实情、汲取营养。
他们此行调研的第一个合作社——稻香农机合作社,给人很深启发。近几年来该社通过转让流转、租赁流转和服务流转等形式,共流转耕地3000多亩,并创建了稻香农机农场,辐射周边6个片区,转移农民1100人,实现了土地向合作社流转,农民向农场转移。这并非一个自然而然的发展结果,也非专家研究定制而来,该合作社理事长肖德虎和当地农民,以及市、乡镇、村各级组织,历经了艰辛的探索和实践过程,其中有丰富的智慧、营养和动力值得汲取。
正是因为心存敬畏,才自觉放低身段,摆正位置,甘当学生;正是因为心存敬畏,清华学子们与稻香农机合作社、钟穗农机合作社社员、当地干部群众,才有唠不完的心里话,说不完的共同点。短短一天时间,每个队员的笔记本都记得密密麻麻。调研中最常见的一景是:屋外烈日炎炎,屋内气氛热烈,队员和座谈对象都挥汗如雨,却都兴致不减,言犹未尽。
稻香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青年致富带头人肖德虎面对这群清华学子,连连伸出大拇指:“没见过这么扎实认真的学生娃!”曾经从事多年政策研究并在多个乡镇工作过的钟祥市胡集镇镇长宋兴宇,也对记者感慨:“我所见过的搞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中,清华学生最虚心、诚恳、朴实和深入。”
荆门有山区,有丘陵,有平原,是一个最能代表湖北乃至中部地区农业自然条件和农作物种类的典型区域。聚焦荆门农机合作社,研究其过去、现在和未来,具有方向性和普遍性意义。这些清华学子计划将一个个“点”上的突破与发展创新经验,加以归纳、提炼、升华,从基层和群众的实践探索中抽象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就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最终向有关部门提交一份政策建议书,发出他们自己的“声音”。
实践支队支队长肖亚洲说:“真正带着问题和思考来到基层,悉心感知三农发展的成就和面临的复杂矛盾时,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见闻带给心灵的震撼和收获,一定远比履历表上的几行文字和荣誉证书要有价值得多。” (记者 罗丛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