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及美国经济数据欠佳的双重打击,海外股市5月份集体下跌,QDII遭遇“全军覆没”。对于“出海”以来的种种不顺,QDII通常被认为“生不逢时”。
【资本论财经网综合】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5日,按照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计算,54只QDII基金自从今年5月份以来全线亏损,其中有25只基金的一个月跌幅达两位数。更有统计称,目前共有57只QDII基金运行,剔除最近成立的两只QDII尚未披露净值之外,55只QDII中仅有4只自成立以来净值累计增长呈正收益。QDII基金中的亏损“巨星”,当属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嘉实海外中国股票、南方全球等三只。其中,上投摩根亚太优势6月5日的单位净值0.482元,最近一个月、最近一年的收益表现分别为-12.36%、-29.53%,2007年10月成立以来的收益表现为-51.80%。
国内QDII基金“出海”晚于银行系QDII,如今业绩垫底的3只QDII均为2007年10月问世。QDII称其“生不逢时”有两大理由:其一,2007年10月正是A股从6124点跌落之时,美国股市则遭遇次贷危机冲击从14198点摔倒。到2009年3月,道琼斯工业指数跌至6469.95点,累计跌幅达54.43%。在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成立一周年之际,时任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总经理王鸿嫔曾经致信持有人称,“在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面前,我们看到所有的投资策略都失效了”。其二,反弹后的海外股市“祸不单行”,又撞上了欧债危机。
然而,看似响当当的“生不逢时”理由,不能掩盖QDII运作管理的问题与责任。在人人恐惧的下跌市场中,有的QDII竟然不懂得合理把握持仓结构,风险防范意识甚至不及散户。而且,个别QDII成立后快速高位建仓,其操作手法近似于赌博。拿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来说,2007年10月22日成立,到年底的股票占比高达91.02%。该QDII之所以巨亏,一度最低跌至0.30元附近,与持股仓位过高有很大关系。其产品设计持股比例的下限为60%,但2008年二季度末、四季度末、2009年一季度末的股票占比分别高达89.99%、85.65%、84.19%。另外,上投摩根亚太优势运作初期持有的香港股票比例高达近45%,港股当时因“港股直通车”预期落空而大跌,使其变成了“活靶子”。
QDII亏损并非“生不逢时”的另一个问题,是过于相信境外投资顾问。作为国内首只QDII基金,华安基金国际配置的境外投资顾问是雷曼兄弟,雷曼资产管理每月向华安基金提供资产配置建议,投资交易指令也通过雷曼资产管理的全球交易平台执行。雷曼兄弟在金融危机中“出局”,华安基金国际配置因持续亏损而清盘,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结局。其他QDII的运作与华安基金国际配置存在差别,但按照境外投资顾问建议“依葫芦画瓢”不是个案,致使QDII的命运掌握在外方手中。据相关媒体报道,上投亚太优势的外方投资顾问为JF资产管理有限公司。JF亚洲内需基金2008年亏损55.9%,上投亚太优势全年跌幅为56.82%,两者几乎亦步亦趋。
如果说遭遇海外市场大跌是“天灾”,那么,不熟悉海外市场即盲目“出海”,重产品销售轻管理,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与仓位管理,以及偏信境外投资顾问等问题均属于“人祸”。看不到亏损的实质,一味说成“生不逢时”,难保没有新发行的QDII犯同样错误。在亏损的道路上,QDII“前仆后继”,甚至“你追我赶”。那样的话,QDII无法取得市场信任,更难以发挥分散单一市场投资风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