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银监会消息称,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近日在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第44届年会上表示,积极推进我国保理业务发展,服务实体经济。他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保理业务在中国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有望实现新的飞跃。
【资本论财经网综合】数据显示,自2008年起,我国的出口双保理业务量连续4年位居全球首位。2011年,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和国内保理业务量折合人民币2.24万亿元,约合356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阎庆民指出,保理业务在国内外贸易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为中小企业融资起到了较大地助推作用。
他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保理业务在中国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有望实现新的飞跃。
首先,中国政府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中国银监会也将大力推进并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保理业务是一项以债权人转让其应收账款为前提,集融资、应收账款催收、管理及坏账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是一项非常契合中小企业需求的业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一方面面临融资难的矛盾,另一方面又拥有大量的应收账款。银行叙做保理融资可以确保银行风险的有效转嫁,并最终帮助中小企业将应收账款转变为现金收入,从而获得业务发展所需资金,实现银企双赢。这正是保理业务的发展机会。
另一个发展机遇来自“贷款新规”。阎庆民表示,为确保信贷资金真正进入实体经济,防止信贷资金的空转和挪用。“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初步构建和完善了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法规框架。其中规定应通过“受托支付”的方式,“将贷款通过借款人账户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象”,就是要付给借款人的上游卖家。很多流贷需求已经转化为从应收账款入手的保理融资。流动资金贷款受托支付的相关规定对中国的保理业务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
阎庆民认为,中国保理业务的最大机遇还在于国民经济和国际贸易的持续发展。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规模持续增长,2011年我国进出口总值达3.6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2.5%,其中,出口1.9万亿美元,增长20.3%;进口1.74万亿美元,增长24.9%。中国的出口总额在世界排名第一,进口总额在世界排名第二。不断拓展的市场空间必将吸引更多的同业进入这一业务领域,更多的银行参与及商业保理公司的加入显示出中国保理市场的巨大潜力。
阎庆民表示,积极推进保理业务发展,一要有利于控制企业坏账风险。二要探索开展保理业务新模式。三要规范保理市场秩序。四要提高专业管理的水平。五要加强行业自律,增强同业交流与合作。
他提出,希望中国银行业协会继续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平台作用,在制定标准规范、业务研究、推动同业合作等方面扎实开展工作,与监管部门、会员银行共同构建审慎监管、行业自律、市场约束三位一体的制度框架,为中国保理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