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非对称降息主动破冰利率市场化改革。2012年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
【资本论财经网综合】引人注意的是,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意味着严格的存贷款利差管制出现松动,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全面提速。
发轫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利率市场化,在过去近二十年的历程中基本遵循了渐进式改革思路。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总体思路,人民银行一直致力于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2004年我国基本实现了外币存贷款利率完全放开和人民币“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随后,央行改革重心转向市场利率体系建设,以为存贷款利率完全市场化创造基本环境。截至目前,以Shibor利率为定价基础,辅之以国债利率和利率互换等品种的市场利率体系也已初步建立,这就意味着利率完全市场化的外部条件日趋成熟。此刻,央行选择非对称降息,不仅是应对经济下行的短期相机决策,更有着推进金融体系改革的长远政策考量。
形式上,非对称降息使存贷款利差管制范围更加自由灵活,但本质上却使利率能更好地发挥资源最优配置的作用。从经济学角度看,利率可以理解为非常重要的资金价格,即投资人让渡资本使用权而索要的补偿,其包括对机会成本的补偿和对风险的补偿。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利率的作用之所以很大,基本原因在于,对于各个独立决策的经济人——企业、个人以及其他——来说,利润最大化、效益最大化是基本准则。而利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收益。在利益约束的机制下,资金供给方将依据借款人的风险程度定价,而资金需求方则将充分考虑利率这一成本变量。早前由于利差管制,存款人无法甄别商业银行的实力,商业银行也无法有效甄别贷款需求方的风险水平,进而导致资源错配和整体无效率。伴随着存贷款管制范围更加灵活,商业银行可以依据自身实力和贷款需求方风险水平,对存贷款资金进行更加市场化的定价。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利率在有效配置市场资源的过程中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调节作用。
另外,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将促使银行业竞争白热化。当前,银行业的竞争如狼烟四起、扑面而来。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这种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一是利率市场化将减少银行创新的束缚,部分中小银行将凭借较快的市场反应速度和灵活的经营机制,获取并扩大在个别细分业务市场的领先优势,大银行的市场主导地位甚至面临逐渐被侵蚀的可能。例如,广东华兴银行6月8日就宣布,该行即日起就按央行公布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执行,争夺当地存款市场的反应灵敏度让业内震惊!而这显然仅仅是市场竞争的一个缩影。二是利率市场化会首先冲击竞争相对充分的城市市场,更多的银行将被迫进入农村市场,农村市场的银行业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
国际经验表明,伴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银行业的经营风险随之上升,部分国家甚至出现中小银行的倒闭潮。虽然我国目前金融体系稳健,整体风险可控,但构建存款保险制度显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内在要求。唯有如此,才能未雨绸缪,防范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