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平台贷风险的攻防战在2014年进入了更为严峻的新阶段。 “必须保持定力,严防死守。”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下达最新“动员令”。
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在近日举行的2014年全国银监工作会议上,尚福林对银行业缓释平台贷风险做出了最新部署:抓好全口径管理,在严格贷款管理的同时,对非信贷融资进行并表监控;抓好风险评级预警体系建设,逐笔落实还款来源,制定风险处置预案;抓好存量风险处置工作,探索运用市场化手段削减存量平台贷款,确保风险真实化解。
“有个全面的统计,能够看清楚风险点,对银行而言是再好不过的。地方债务风险的缓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名股份制银行地方分行行长对本报表示,与平台贷的风险相比,目前银行更加关注通过其他途径进入地方债务积聚的风险,银监会要求对非信贷融资进行并表监控非常必要。
审计署2013年年底发布的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报告显示,地方政府融资的渠道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银行占比出现急速下滑,随之而上的是非银行信贷的渠道,其中也包括以银行为出口的表外融资。
“银行平台贷卡死,地方政府又有资金需求,所以银行会通过其他‘创新’的方式来帮助地方政府融资。”某中型银行风险管理部门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上述银行风管部门人士举例称,银行可将一个50亿元的地方平台融资需求,做成理财计划卖给投资者。投资者会认为购买的理财产品会到期兑付,然而银行理财产品背后对应的投资可能存在流动性风险。一旦项目现金流出现问题,可通过信托公司、新的理财产品等再接盘。实际风险只是转移了一个中介,并未得以解决。
上述知情人士称,尚福林提出,要抓好全口径管理,对非信贷融资进行并表监控。
“银行对地方政府的融资,首先是通过平台贷,其次是结构化融资,即通过理财结构化的产品等投向地方政府,也就是大家说的表外融资。”上述股份行地方分行行长表示,对于理财等表外融资,都有依据相关标准进行管理,因此提出对非信贷融资进行并表监控,主要是在于让银行能够摸清究竟有多大规模的资金投向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另一家股份制银行分支机构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非标理财产品中,预估有80%至90%的资金流向了地方债务和房地产。
东方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金麟对本报分析称,银行同业业务中,信托收益权类买入返售、应收账款类投资等资金都有可能流向地方债务。“银行端地方融资数据开始做一个综合监控,这可能是第一步,下一步并表之后会怎样还需要看监管的要求。”
另外,城投债也大部分由银行持有,这部分是否会算入并表监控的范畴,银监会也并未进一步明确。不过尚福林在会上表示,在地方债务中,银行贷款占50%以上;今年不仅大量贷款集中到期,还有1000亿城投债也将到期。“这既是政府财政风险,也容易转化为银行信贷风险。”
“银行统计非信贷类地方政府融资并没有问题,数据都是有的。至于说如何监控,最好的方式可能是按照表内的监控方式,从贷前到贷后管理六大环节作出监控。”上述银行风管部门人士对本报表示。
削减存量:“借新还旧”难续?
“地方政府资金来源一般来说就是两个‘钱袋子’:地方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目前这两个‘钱袋子’都在收紧。”上述银行风管部门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称。
审计署数据显示,2013年6月末,地方政府负有还债义务的债务规模中,银行贷款为5.53万亿元,占比为50.76%;在地方政府或有债务中,银行贷款的占比依然很大,如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中,银行贷款规模为1.91万亿元,占比为71.6%;有救助责任的债务中,银行贷款的规模为2.68万亿元,占比为61.87%,后两类债务银行贷款依然是融资的主要渠道。
存量风险处置依然是个问题。尚福林则表示,要探索运用市场化手段削减存量平台贷款。
“我理解市场化手段削减存量平台贷,最有可能的是控制借新还旧,就是到期不再续贷。”上述银行风管部门人士称。
上述股份行分支机构负责人告诉本报,银行平台贷分类包括,完全的政府债务,有一定现金流、有一定财政还款担保的债务,完全市场化的优质平台贷。“第一类、第二类银行可能会逐步压缩规模,对于有优质资产的平台贷,银行可能短期内并没有退出的意愿。”该负责人表示。
风险缓压:“打开另外的盖子”
2014年依然是地方债务偿还的高峰期。据审计署报告粗略估算,2014年将有超1万亿元的平台贷到期。而逾期债务率(逾期债务额占债务余额的比重)的不断上升也在给银行平台贷款增加不良压力。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中,逾期债务1.15万亿元,逾期债务率为10.56%。
他认为,银行首先需要一个一个项目地理清地方债务项目的情况,从而进行风险排除。针对某一项目,关注项目资金有没有缺口、是否挪用资金、是否能够按期完工、是否能够通过验收、是否能产生足够的现金流等方面。
而上述知情人士也表示,尚福林在会上要求银行抓好风险评级预警体系建设,逐笔落实还款来源,制定风险处置预案。
然而监管层要求削减存量平台贷,借新还旧的部分有可能得到压缩。“政府融资盖上一个盖子,还会打开另外的盖子。”前述股份行地方分行行长对本报表示,例如调整地方政府融资的结构,增加抵押担保手段,找其他渠道的融资接盘,发行市政债等方式,都是“另外的盖子”。
金麟分析称,银行端口的全口径统计也仅仅限于银行,实际上其他金融机构不通过银行的渠道对地方政府的融资也在不断扩大。
2013年6月末,地方政府债务中,有1.5万亿的BT,1.8万亿的债券,1.4万亿的信托融资,共占全部债务的26.5%。
“地方债务风险难点和重点是能够有效控制新增规模,从源头上控制地方债务不再快速增长。其次对表外的一部分融资,有加强监管的必要性,也需要监管层联合监管。”上述股份行分支机构负责人表示。
“地方政府融资的口子蛮多的,银行贷款到期可以通过其他债务续上,这样风险并没有减少。然而,新增的融资成本在提高,也加剧了风险。”金麟表示,“一定要有融资难,才能真正抑制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