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的时候,我去广东出差,亲耳听到广州市长陈建华讲,不久前,他接到北京环保部部长周生贤的电话,告诉他:北京现在普通最关心的是3个P:第一个P是CPI;第二个P是PM2.5;第三个P是GDP。
【资本论财经网综合】我想,它很微观地反映了今日中国,政府的执政理念在真实地发生改变,民生问题得到更多的重视。那带血的GDP,那以牺牲人民健康换来的发展,至少在观念上,已经市场越来越小了。
所以,我不怀疑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诚意。毕竟,所有人都在同一个蓝天下。
退几步说,如果说食品可以特供,但空气是不能特供的。一个官员,无论他级别多高,总不能一天到晚戴着呼吸机生存吧?不也要和大家一样呼吸污浊的空气吗?
然而我发现,在有关治理环境的舆论中,政府却总是处于被“围殴”的处境。公众既不相信政府治理环境的诚意,对环境治理的现状更是多有不满。提到环境,公众似乎就气不打一处来。环境污染,几乎成了政府最大的原罪。
最近发生的中美两国关于空气的争执,再一次为政府在环境议题中的“被动挨打”地位提供了生动的注脚。
事情起因于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6月5日的一番话:“个别国家驻华领事馆自行开展空气质量监测,并在互联网发布空气质量信息,既不符合《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精神,也违反了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他认为,发布中国空气质量数据的举动干涉了中国内政。
“个别国家”很快做出反应说,美国驻华使领馆之所以发布空气污染指数,是为了保护在华美国人的健康。并表示,不反对中国发布美国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中国外交部立刻反唇相讥:没兴趣公布美国空气质量数据。
两个大国之间因空气发生的这场攻防插曲,堪称当代国际关系史上令人称奇的桥段。
查《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第三条中规定,使馆的职能,包括在接受国保护派遣国及其国民的利益。根据这一条规定,美国方面对驻华使领馆发布中国空气质量数据的解释,似乎能说得过去。
不过,稍微再想想,就会发现这个说法很难站得住脚。美国驻华使馆发布空气质量数据的平台,是新浪上的美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用的是中文。该微博的目标受众,显然是中国公众。其平素发布的内容,也多是在面向中国公众讲话。在这个平台发布空气质量数据,说目的是为了保护美国在华公民的健康,未免牵强。因此,中国官员批评其干涉内政,不为无因。
美国是个自负的国家,自立国以来,就认为自己负有拯救世界的天命。对于这一点,即使是西方世界,也颇多对其批评之声。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就曾经写过著名的小说《文静的美国人》,批评的就是美国人的这种虚妄的救世幻想。小说的背景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越南,主人公艾尔,是一个以国际组织成员身份出现在越南的美国特工人员。他外表文静,内心却燃烧着拯救的热情。由于不了解越南政治与文化,举止莽撞,非但没有拯救成他人,最后连自己的命也搭了进去。在美国,这本小说成了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领域里的必读书。
美国驻华使领馆发布中国几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未始没有这种救世幻想在作怪。对此,完全可以一笑置之。它好这一口,就让它自己去玩儿呗。当年之所以创办《参考消息》,不就是因为毛主席的种牛痘理论吗?何妨就把美国使领馆发布空气质量数据的举动,当做送上门来的牛痘!
值得注意的,倒是在这一场攻防战中,官方机构再一次陷入了熟悉的被国内舆论“围殴”的境地。外交部表示没兴趣发布美国空气质量数据,网络上却是一片“有兴趣”的声音,并强烈要求中国也去干预美国内政。还有一种声音批评外交部不该为环保部官员的“可笑言论”出来背书。
笔者认为,此种舆论背后的公众心态,远远要比美国使馆公布空气质量数据这件事更值得认真对待,它所反映出来的公众对政府的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情绪,值得格外重视。
其实,即使美国使馆不发布空气质量数据,中国公众对环境污染的不满也不会减少,对官方统计数据的信任也不会增加。他人的闲言碎语不足道,怎样让自己的百姓相信自己,而不是动辄成为百姓的娱乐题材,才是我们的官员们真要当回事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