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央行三年多来首次降息。此次降息在于防止经济下滑,实现稳定增长、提振信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以刺激需求。
【资本论财经网综合】4月份的各项指标都显示,中国经济在“超预期减速”。4月份CPI同比上涨3.4%,国内实际利率由负转正,早前公布的5月PMI数据超预期大幅下降,已经加剧了经济硬着陆的担忧。更重要的一点是,中国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除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之外,融资成本偏高。同时,经济放缓、流动性已经逐渐宽松,为降息腾挪出了空间。
于是拯救GDP在降低存准率和利息的号角中开始。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一定程度上是中国政府为了软着陆自己制造的放缓,但这个放缓有没有让市场失去信心,现在是不是还在政府政策可以控制的范围内?这好像一场心理战。2008年以来五次加息之后的第一次降息所显示的,是中国政府不像以往那样追求经济增长了,而且中国的政策似乎还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
显然,降息无法保证会重振经济,事实上政府也并不想达到这个目的。但降息同时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的问题,或许仅仅是为解决问题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对经济放缓这个目标而言,宽松的货币政策恐怕只是杯水车薪,不仅难阻止经济放缓,还可能推高通胀,并延缓真正的经济问题的解决。
2012年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很多,既要考虑稳定经济增长速度的问题,又要吸取2009年的教训避免因为保增长而产生新的问题。降息本身无法解决结构性产能过剩的问题,无法提升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实现产业升级,无法以投资促消费、实现投资和消费的良性互动,无法实现真正的经济结构转型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调整经济结构是根本。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问题,让经济健康运转,真正实现软着陆,就要调整市场机构、转变经济生产方式、让市场自由竞争化、让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化。当然,对于企业信心来说,降息让企业融资价格降低有助于让信贷市场重新运作起来,这是企业是否雇用和投资的关键决策动力,但这仅是一个方面。
整个全面地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痛苦的过程。所幸的是,降息的同时,人民银行还宣布了一项利率市场化改革重大措施,即自8日起,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
这是自2004年10月以来,人民银行向利率市场化迈进的重要一步,这将让银行比以往更加起到有效分配资金到实体经济中的作用,类似这种改革措施则更是让中国经济未来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