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财经网获悉,近日纳佰川资本创始人、董事长崔兰兰女士受36氪官方邀请出席了36氪与芯片超人联合举办的“即氪出海”项目开班仪式,并在开班仪式上做了一场关于《出海印度的机会和挑战》的主题分享。
以下为崔董在“即氪出海”项目开班仪式上的分享实录:
大家好,我是纳佰(百)川资本创始人崔兰兰,感谢36氪余总邀请我参加36氪与芯片超人联合举办的“即氪出海”项目的开班仪式,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出海印度的机会和挑战》。
经验套利
这两年,很多人觉得印度、东南亚等市场是个机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的发展情况很像我们10年前20年前的中国,所以,我们可以把国内的很多经验复制过去,这样赚钱的可能性就非常高。这就好比让一个人重新再活30年,那我相信他很可能成为马云或马化腾,这就是今天我们想去海外经验套利的一个原动力。
早几年接触的很多国内的机构投资人在看标时,也常常关注项目有没有copy美国等成熟市场的商业模式,甚至有些比较极端的机构就是靠这套逻辑来找投资标的,尤其是在互联网领域。那么今天,我们国内的互联网也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包括我们现在跑在前面的一些行业互联网企业,他们的很多经验已经到了可以去国外复制,并且能够在别的地方去裂变的阶段,或者说他们已经成为一个新的项目标杆了,这也是今天很多人想去海外找投资机会或者海外创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除了上面提到的经验套利,我认为出海印度还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1.经济改革
因为我是律师出身,以前很多外商来华投资需要我们来帮他们解决具体的政策落地问题,所以我一直以来比较关注投资政策。我个人认为一个国家到底有没有投资机会,其实最核心还是政策,如果政策不好,那么市场再大,对于我们来说还不是机遇。
比如说朝鲜,朝鲜现在就是五六十年代,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也有一些人去朝鲜创业了,但是好像并没有获得多大的成功。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制度不开放。而我们中国,招商引资最鼎盛的一个时间点是在1979年到2006年。我们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的改革开放,即在改革开放前期其实中国还是没有引进外资的条件,即使有外资进来他也是很难发展的,所以在改革开放之后才成为招商引资的一个鼎盛时期,一直持续到了2006年。
之前我们无论做一些在华投资的项目落地还是IPO辅导,外商的政策体系和我们国内企业的体系一直是两条管理线,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在招商引资的核心法律上《中外企业合资所得税》,其中非常优惠的就是“两免三减半”,就是两年免税,三年减半征收,同时土地政策上还有其它优惠政策,所以那时候很多外商来华投资,包括一些很聪明的中国企业,他们跑到国外去注册一个离岸公司,回头以外资的身份来享受这些政策,所以那时候我们在做IPO辅导的时候,碰到中外合资企业就要判断一下是不是假外资,这说明在当时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这同时也说明一个问题,就是那个时候我们国内对外的政策是非常开放的,而且非常优惠,外商在国内有很多的有利条件,这也促进了外商在国内的投资。
所以我们要想进入一个市场,首先要了解他的政府对这些外商是什么态度,他有哪些配套政策,如果这个政策不落地,在进入的时候还是很艰难的,而且之后你可能还会遇到一些其它的问题。
这次我们出海印度,在政策上最大的看点就是印度总理莫迪,他上来之后提出了数字印度和印度制造,这是两个很明确的信号,围绕这两个信号,印度未来的网络建设会加大,并且他们的信息成本偏低,这对互联网企业和物联网企业有很大的影响。关于印度制造主要是想学习中国,中国以前招商引资最大的看点就是我们的劳动力比较低廉,所以印度也想利用这样的优势。考虑到中美贸易战的持续影响,还有国内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涨,其实大家不妨考虑把工厂建到印度这样的国家,我身边有一些朋友已经在这样做了,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生产成本更低,第二,可以避开中美贸易战的影响。
2.市场红利
许多人可能直接想到的是印度庞大的市场,印度市场数据确实有看点。首先,印度的人口13亿多,并且增速还是相对比较快的。我们国内的人口增长已经要到拐点了,增速放缓,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而印度还是一个以年轻人为主,有战斗力的市场,它的GDP增长这几年表现还不错。从这两个数据来分析,人口体量代表的是消费基数的大小,GDP代表的是购买力的快速,这两个结合起来可以说这个市场需求是在往上增长的。
雷军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比如当你坐在高铁上什么都不干也能日行几千里,但是如果你骑着自行车,方向又搞反了,你是越努力效果会越差,所以我们选择一个行业,包括资本经常说到的赛道,自身的增长率和增长周期非常重要。印度市场大的趋势是往上走的,如果我们能选择一些超过GDP增长的行业,那么赚钱的概率就大了很多。
3.成本优势
刚才我也介绍到劳动力、流量以及整个基础设施的成本,还有一个就是研发成本低。我之前跟一些投资机构,包括一些做AI的一些企业家沟通的时候,他们对印度的科研能力给予很高的认可,这可能就要归功于印度理工学院,也是全世界最难考的一个理工学院,比麻省理工难度还要高,所以如果是做科技的公司,不妨把研发部门放在印度,这方面的人才并不比我们国内差,同时他们的整个人力成本要比国内有优势。
综合以上几点,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个人建议重点可出海的领域有以下几个方向:
第一,互联网、物联网行业,因为我们有着成熟的经验,可以在印度很好的复制;
第二,科技型企业,可以把生产和研发放在印度,可能会比我们国内更有优势;
第三,生产制造型企业,无论是做贸易,还是纯粹以生产为主,都能利用印度廉价的劳动力,还可以预防中美的贸易战。因为中美贸易战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金融战,货币战等,所以这种不稳定性可能会长期影响贸易型公司,所以大家要做长远打算。
机遇与挑战并存,荣耀与艰辛同在,成功有赖机遇,英雄出自挑战。所以将为大家分享《出海印度的机会和挑战》之(挑战篇)
温馨提示:想要阅读《出海印度的机会和挑战》之(机遇篇+挑战篇)完整全文的读者朋友请移步微信搜索公众号(挑战峰值)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