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试卷分为文学与影视常识和影评写作两部分:其中文学与影视常识部分为填空题和 选择题,共 25 道题,每题 2 分,总分 50 分;影评写作部分,先播放一部 45 分钟以内的短片,根 据短片的内容写一篇评析的文章,总分 100 分。
第一部分:文学与影视常识部分(50 分)
一、填空题(30 分)
1、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_____ 。
2、《我是一条小河》的作者是____________,他曾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3、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著有_____________、《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长篇小说。
4、1983 年元旦,中央电视台《为您服务》栏目出现了专题节目主持人,被认为是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固定栏目的节目主持人,她是_______________。
5、 在小说___________中, 小职员格里高尔萨姆沙突然变成一只令家人店都讨厌的甲壳虫的荒诞情节,表现了现代社会中人精神“异化”的主题。
6、实况直播按进行的地点,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演播室直播。
7、曹禺的话剧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品名)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通过两个在伦理血缘上千丝万缕的家庭剖析了历史的深重罪孽,作品中,作者以情感的迫切需要,以一种悲悯的情怀来俯视这土地上的人们。
8、存在与传播主题之外的声音,包括伴随着实物发生的声音和作为环境的声音,这些声音被称为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便胜却人间无数。
10、“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话出自为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____________。(作品名)
11、文学体裁的四分法是把一切文学作品,根据它在形象塑造、体制结构、语言运用和表现方法等方面的不同的基本点,进行归纳分类,分别分为四大类:诗歌、小说、散文和________________分类法在我国比较普遍地被采用。
12、指高频载波的频率不是一个常数,是随调制信号而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的调剂方式叫___________。
13、1960年,北京电视台和北京市教育局联合开办了第一所电视大学为________________。
14、蒙太奇可分为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和_______________。
15、德国天文学家______________(人名)提出了星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判定行星绕太阳运转是沿着椭圆形轨道进行的。
二、选择题(20 分)
1、改变画面的景别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改变拍摄的距离,一种是改变( )。
A.镜头的光圈大小 B.镜头的聚焦点
C.镜头的后焦距 D.镜头的焦距
2、观众既能看清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的运动姿态,又能欣赏到比赛沿途的美丽风景。达到上述要求的镜头是( ) 。
A.推镜头 B.拉镜头
C.摇镜头 D.移镜头
3、《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这里的“流火”指( )。
A.天气炎热 B.天气凉爽
C.暑气已退,天气渐凉 D.天气温暖
4、为了奖励长篇小说创作,我国设立的奖项是( )。
A.茅盾文学奖 B.长江韬奋奖
C.鲁迅文学奖 D.文华奖
5、“我泱泱大国,以诚信为本”出自冯小刚的电影( ) 。
A.《甲方乙方》 B.《不见不散》
C.《夜宴》 D.《非诚勿扰》
6、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是写( )时采访到的事例。
A.抗日战争 B.抗美援朝
C.中越战争 D.十年内战
7、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是( ) 。
A.“多余人”形象 B.“忏悔贵族”的形象
C.“见风使舵”的走狗形象 D.贵族知识分子形象
8、下面不是罗曼·罗兰的作品是( ) 。
A. 《贝多芬传》 B.《米开朗其罗传》
C.《列夫·托尔斯泰传》 D.《巴尔扎克传》
9、画面布局中,( )是画面表达的主要对象和主题思想,也是画面的构图中心。
A.主体 B.陪体
C.前景 D.空白
10、“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知逆”是苏轼赞美( )的散文。
A.柳宗元 B.韩愈
C.王安石 D.欧阳修
第二部分:影视作品分析(100 分) (考试时间:9:10-10:40)
请从下列十部作品中任选一部,写一篇电影评论。 《红高粱》《金陵十三钗》《集结号》《唐山大地震》《霸王别姬》《搜索》《泰囧》《英雄》《天下无贼》《大红灯笼高高挂》 要求:1、不少于 1000 字。 2、禁止抄袭。 3、不要写成观后感或散文等其他体裁【奥尔艺考整理】
转载请注明:中国商业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