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媛
在和平年代,德国仍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在足球领域如此,经济上也一样。
从英国曼彻斯特,到意大利米兰,欧洲中西部地带一度号称“蓝香蕉”:这里曾是欧洲人口、资金和工业最集中的地区;而现在,欧洲的工业中心地带已经东移,正如其政治中心一样,全部来到了德国。
这不仅是已发生的事实,更是正在加速的一种趋势。维也纳国际经济研究所科研主任兰德斯曼(MichaelLandesmann)表示,世人已经看到了一场向欧洲制造核心地区的“大迁移”和“大集中”。
“蓝香蕉”到“金足球”
1989年,法国地理学家布吕内(RogerBrunet)提出了“蓝香蕉”的概念,指从英国经过荷兰、比利时、西德和瑞士,到意大利,欧洲经济发展强劲的地带。布吕内担心,经济高度集中在巴黎的法国将从“蓝香蕉”地图上消失。他提出这个概念,敦促法国政府投资基础设施,以巴黎-里昂-马赛为轴,发展约1.1亿人口的高度城镇化的欧洲支柱。
但他没有想到,25年以后,欧洲的工业版图发生了改变,“蓝香蕉”变成了“金足球”,核心地区集中到了德国南部,延伸到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和罗马尼亚等国。
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等国先后在本世纪第一个10年加入欧盟,成为德国工业“延长的生产线”,它们不仅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还逐渐进行着汽车和一些工业机械的组装加工。
在欧洲,制造业就业在总就业中份额下降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中最明显的是英国、法国和比利时。自工业中心东移开始后,欧盟内部贸易份额的变化也能说明一些问题:根据去年年底公布的数据,在2004年~2013年间,所谓“金足球”区域的德国、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在欧盟内部贸易的份额增加了5.3个百分点,其中德国增加了2.2个百分点。同期,包括英国、法国、爱尔兰、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内的大西洋弧区则共失去了欧盟内部市场4.4个百分点的份额,其中以西班牙和英国为首,意大利也失去了1.7个百分点。
这在欧盟内部引发了争论。在一定程度上,像在英国这样的国家,工业就业岗位已经被商业服务业就业的增长取代。发达经济体制造业就业越来越向高技术化发展,而那些不需要高技术的部分,则已经转移到了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
在知识经济时代,位置可能变得越来越无关紧要,如同上世纪末的煤矿和钢厂,因为工业厂房在欧洲可能会越来越萎缩。然而,德国已经通过维持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建立其在欧洲经济中的统治地位。
左右为难
一边是德国渐长的经济统治力,另一边则是欧盟脆弱的外围国家。
兰德斯曼说,更令人担忧的是,自从欧元区债务危机迫使希腊和葡萄牙等国寻求援助以来,欧洲南部边缘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和工业核心地带脱节。
“边缘和低收入地区并没有和跨境生产网络联系起来。这不是简单可逆的,也不仅仅是汇率问题。”兰德斯曼说,有经济学家过于轻率地假设这样的趋势会随着时间推移自我平衡,但事实上欧洲南部制造能力的损失需要更多的政策行动补救,从而建立边缘国家的出口能力。
欧盟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西班牙、葡萄牙和爱尔兰的出口再次增加,爱尔兰去年经济增长率达到4.8%,是去年欧盟内部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西班牙则增长2%,终于开始扭转大规模失业的局面。
美国汽车巨头福特和通用都增加了对西班牙工厂的投资,目的是增加产能。今年2月,福特公司宣布,已经完成了23亿欧元的西班牙业务扩展投资,这也是西班牙汽车行业史上最大的投资之一。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即便已经失去了不少制造业就业岗位,西班牙还是增加了其在欧洲工业总增加值中的份额。
对外围国家的投资看似会有效果,但也给欧洲决策者们出了难题,对欧洲的投资机构也是如此:到底应该将重点放在应对不断扩大的南北经济鸿沟,减少对诸如俄罗斯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依赖上,还是全力促进工业中心地带的研发?
尽管已承认试图扭转工业集中化趋势是徒劳的,法国政府政策规划机构France-Strategie的官员还是在一份即将发布的文件中称,欧盟需要将在最萧条地区的战略投资作为目标。他们还倡议建立一项欧元区特别基金,为最贫困边缘地区的发展、小企业、职业训练提供贷款和补贴。“这也是一项政治需要,欧洲将再次被等同于积极的、面向未来的(地区),而不仅仅是预算紧缩(的地区)。”他们同时警告称,如若不然,扩大的工业差距可能导致“政治爆炸”。
http://energy.chinadaily.com.cn/jsnews/2015/0317/49310.html
http://energy.chinadaily.com.cn/jsnews/2015/0317/49311.html
http://energy.chinadaily.com.cn/jsnews/2015/0317/49312.html
http://energy.chinadaily.com.cn/jsnews/2015/0317/49313.html
http://energy.chinadaily.com.cn/jsnews/2015/0317/49314.html
http://energy.chinadaily.com.cn/jsnews/2015/0317/49315.html
http://energy.chinadaily.com.cn/jsnews/2015/0317/49316.html
http://energy.chinadaily.com.cn/jsnews/2015/0317/49317.html
http://energy.chinadaily.com.cn/jsnews/2015/0317/49318.html
http://energy.chinadaily.com.cn/jsnews/2015/0317/49320.html
http://energy.chinadaily.com.cn/jsnews/2015/0317/49322.html
http://energy.chinadaily.com.cn/jsnews/2015/0317/49323.html
http://energy.chinadaily.com.cn/jsnews/2015/0317/49324.html
http://energy.chinadaily.com.cn/jsnews/2015/0317/49325.html
http://energy.chinadaily.com.cn/jsnews/2015/0317/49326.html
http://energy.chinadaily.com.cn/jsnews/2015/0317/49327.html
http://energy.chinadaily.com.cn/jsnews/2015/0317/49328.html
http://energy.chinadaily.com.cn/jsnews/2015/0317/49329.html
http://energy.chinadaily.com.cn/jsnews/2015/0317/49330.html
http://energy.chinadaily.com.cn/jsnews/2015/0317/49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