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口译活动中,译员最关注的事情,莫过于自己的翻译是否能受到服务对象的认可和肯定。这就涉及到了口译质量评估的问题,【译之灵口译培训】在综合古今中外涉及口译质量评估标准的基础上,将口译质量评估的基本指标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
(1)可信度:主要指译文信息传达完整、准确,忠实于原文内容;
(2)可接受度:主要指译语表达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确切到位、遣词造句贴切发音清楚、听众容易接受;
(3)简明度:主要指发言人的成格、说话方式能在译语中准确反映,译语简洁明了;
(4)多样性:主要指译员适应不同口音、明悉不同题材、了解不同专题的发言,以及表达清晰自如的程度;
(5)迅捷度:主要指译员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应付难题,即时传达交流双方的信息,能综合发言人的思路,概述或简译原语发言;
(6)技术性:主要指译员必须掌握的相关技巧,诸如职业举止、交流艺术、应急策略、洞悉跨文化差异、控制交际场面等,以及译员必须熟悉的有关设备的技术,如麦克风的运用、不同语言的声道的调节、耳机的应用等。
不难看出,以上评判口译质量的六项参考标准涵盖了口译质量评估最主要的四点:信息传达、语言质量、仪表仪态以及职业道德。下面将对这些参考标准逐一做出阐述。
首先,是信息传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我们知道,口译的目的是为了交流,而交流的核心就是信息的传达。那么,怎么样才能算是很好地完成了信息传达呢? 这里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既然口译是在语篇层面进行的交际活动,对其进行质量评估时就必须具有语篇意识,注重交际实效。我们注意到,话语分析的信息单位涉及到数量问题,也牵涉到质量问题。因此在评判口译质量时,要考虑信息数量、信息质量、信息点、信息意层和信息结构。
要检测信息数量是否完整,并非只看所有的词汇是否到位,它还包括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篇章之间的联系,说话者意图所在。因此,信息传达得是否顺畅和准确,关键取决于译员是否把握住了演讲者各个层次上的逻辑联系。有时,译员把说话者的每个词句好像都翻译过去了,但是听众仍旧有可能不明白演讲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问题就出在逻辑上。要想准确地把握住演讲者的逻辑,译员不仅要善于捕捉演讲者表达的各种关联词,而且还要迅速挖掘讲话人的深层逻辑,明白他究竟想说什么。
其次,是语言表达的质量。要遵守口译的基本原则,“忠实地转达发言者的交际意图”,使“原文与译语具有相同的交际意图”,除信息传递的忠实性外,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显然成了一个重要参数。实际上,后者作为听众接受译语的唯一的形式途径,成了保证实现前者至关重要的因素。
语言的质量也分好几个层次,包括语言知识方面的质量、交际方面的质量和流利度方面的质量。语言知识方面的质世包括词汇的把握和选择是否准确,语法运用是否得当,语音语调是否地道自然,对世界不同地区的口音能否听懂等等。交际质量包括语言的实际意图有否把握和传达,有没有口译的现场交际意识,双方的交际效果是否顺利达到等。流利度方面的质量包括时间上是否控制在译员占用的恰当时间范围内,词句与意群之间是否自然连贯,不出现多余的“嗯”、“呃”、 “啊”之类的口头禅,不出现不必要的停顿和打结等。
译之灵翻译培训课堂
最后,是仪表仪态等口译职业素养。在口译活动中,有经验的译员知道自己应该在公众视野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做一位专业的、称职的口译员。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口译员在仪表方面要穿着得体、大方,尤其在进行公开场合的交替传译时,切忌穿着过于暴露、突兀。在仪表方面,口译活动中,译员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坐姿和站姿,努力克服各种不自觉的小动作,比如转笔、抖动双腿、东张西望等等。除此之外,在交替传译过程中,译员尽量和听众保持眼神的交流,不要一直埋头念笔记。笔记只是译员的辅助工具,所以译员应该有意识地时不时离开笔记,与听众进行眼神交流,从而提升交流效果。
(2)口译员应该表现得尽量低调,切不可喧宾夺主。口译员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持不同语言的交际双方顺畅地交流,因此,口译员应该扮演一个服务的角色。 —个出色的口译员应该是“隐身”的。比如,口译时不加人任何个人意见,不添加或删除任何信息,还应该自觉避让摄影师的镜头,避免成为媒体和观众关注的主角。如果做完一场口译后,交流的双方感觉到没有口译员的存在,那说明口译员既有炉火纯青的业务水平,又具有低调服务的职业素养。
(3)口译员应该遵守行业内普遍认同的职业道德。尽管翻译行业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德规范,为了兼顾客户和译者双方的利益,国际译联列出了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道德原则,包括:保密;公正;按时;准确;尊重客户;公平交易;谢绝自己所不能胜任的翻译任务。
综上所述,译员为了达到良好的口译效果,使得交流双方都能满意,就必须注意控制好自己的口译质量。译员不仅要接受系统的口译培训,夯实语言基本功,而且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这样方可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