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二公司中南通道项目部建构新型架子队纪实
对于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二公司中南通道项目部农民工姚平来说,用“青云直上”或“一步登天”来概括他这几年的经历,一点也不过分。他先是由一个农民工转为相对固定的合同工,2012年因其工作出色转为企业正式职工,今年又因其懂技术、善管理直接擢升为接触网架子队队长。此举,不仅给其他农民工做出了榜样,而且标志着二公司打破了职工与农民工的身份界限,架子队的组织形式和队伍架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项目经理穆建军(中)、项目书记张相利(左一)和项目总工李宁一起优化施工方案
从临时聚合到“长期共存”
自2008年电气化局集团出台《关于加强工程队建设的指导意见》,组建以内部职工为骨干,以农民工为劳务补充的架子队以来,已逐渐成为企业队伍的基本架构,满足了施工规模不断扩大的需求。
电气化局集团二公司中南通道项目部坚持职工与农民工同工同酬、同考核、同奖励的原则,为每一位农民工建立银行卡。图为手机短信提示:“工资发到卡里了”。农民工在高兴地查看手机信息。
然而,由于农民工对工作预期具有不确定性和临时性,致使农民工很难对企业产生归属感、认同感与责任感。在雇佣观念、临时观念和金钱观念的催化下,农民工有利则干、无利则走,不时跳槽或关键时刻扬长而去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公司中南通道项目部在公司的支持下,积极探索和改革用工渠道和用工模式。在劳务队伍的聘用渠道上,逐步由包工头牵头转为与地方工会、劳动部门、技校或职业学校建立对口关系,对劳务队伍实施集中招聘、建档建制;在劳务合同的签订上,注重了劳动合同的连续性,以保持劳务队伍的相对稳定,特别是对一些有一定技术素养和劳动技能的技术骨干,更是钟爱有加,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使农民工实现由“身入”企业到“心入”企业的转变,与企业共存、共建、共荣、共享。架子队的管理模式也由过去松散型,逐步转向相对稳定的建制队模式,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接触网架子队队长姚平(上)正在安装接触网支柱腕臂
目前,二公司中南通道项目部的16个架子队、数百名农民工,其中近一半的农民工与企业共生共存、同舟共济达5年以上,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已经成为项目部的骨干力量,有的还走上领导岗位。
从单纯的合同关系到共同发展
随着时间的演进,以“养家糊口”为目标的老一代农民工大部分已经“功成身退”,“二代”农民工已经接过了父辈的接力棒。笔者曾在中南通道项目部农民工队伍的小范围内作了一个调查,结果并不让人吃惊:对新一代农民工来说,理想仍然是一个大多数人无法遗忘的词语,诸如“梦想”、“愿望”、“价值”、“发展”等词语,已成为他们的一种替代性表达,而且这种“理想”的世俗化、现实化,使他们不再遥望天空,而是关心脚下,期盼能够实现某种人生规划,体现自己的价值。
目前中南通道四电工程已进入紧张的冲刺阶段,图为二公司中南通道电气化项目部职工正在进行接触网导线架设。
与此相适应,二公司中南通道项目部建立起了一视同仁、“无缝对接”的一体化组织体系,坚持对农民工“人格上尊重、业务上培养、生活上关心、权益上保障、荣誉上分享”的原则,加大教育培训投入,结合工作实际创办“工地夜校”,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开展网上办学或现场办学,不断提高农民工的技术和政治素养。
同时,二公司为强化职工队伍建设,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选拔优秀人才,今年严格依照“项目推荐、公司审核、理论考试、实做考试”程序,对160名合同工进行考核,对各项技能达标的合同工转为企业正式职工,有效地激发了大家爱企爱岗的积极性。
担负电力工程施工的农民工梁起胜勤奋好学、醉心电力技术,项目部多次将他送到有关院校进行系统培训。现在,梁起胜已经成为独当一面的企业电力施工的“技术专家”。谈起自己的发展,梁起胜诚挚地说:“没有二公司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一定会把自己的毕生献给企业。”
从职工民工界限分明到一视同仁
项目经理穆建军认为,合理的分配制度是架子队的和谐稳定的基础。二公司中南通道项目部出台了《架子队经济分配暂行办法》、《架子队经济责任目标考核管理制度》等分配制度体系,将经济分配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实施当月考核当月核算,核算结果及时公之于众,由项目部财务统计审核统一造表发放工资。同时,给每一位农民工建立个人银行账户,并存入数据库,增强了劳务工的信任感。
在生活和工作上,则实施一视同仁、同工同酬、同吃同住同娱乐、同考核、同评比、同奖罚的一体化组织体系。对于一些有一定技术专长、管理能力或突出贡献的农民工,则由项目部推荐、经企业有关部门细致考核,或转为企业正式职工,或提升为工班长、架子队队长,有的成为项目部的“技术专家”,有力地激发了农民工的积极性,增强了农民工的归属感,形成团结高效的战斗组织,多次在全线的综合检查评比中名列前茅,得到业主和公司领导的高度赞赏。(来源:中工网 赵守民 杜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