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斌,仙游县榜头永盛仿古家私厂、莆田市永盛艺坛红木古典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建仙游县红木家具领军人物。曾获“全国德艺双馨雕刻艺术大师”、“全国乡村青年民间工艺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等称号。现任中国明清家具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古典工艺家具协会副会长、福建省仙游县明清家具仙作研究院院长。
一、败也黄花梨成也黄花梨
或许不像其它人与海南黄花梨结缘有着某种宿命的说法,王洪斌说:“第一次与海南黄花梨亲密接触,纯属偶然。”1983年,年轻的王洪斌来到海南谋求发展,从此与海南黄花梨结下不解之缘.
当时他从朋友那里得到一块海南黄花梨树头,擅长根雕的他发现海南黄花梨纹理如行云流水,极其优美,很适合做根雕。1988年,王洪斌回到家乡仙游县创办了永盛工艺厂,又在海南收购黄花梨树头,将其拉回家乡创作根雕。但在创业的路上却留给了王洪斌一段苦涩而又难忘的回忆:1988年,王洪斌冒险借高利贷从海南拉回一大车黄花梨树头,因为销路不好,工厂顶不住压力而倒闭。1990年,很多海南黄花梨根雕和檀香香木雕被一个台湾商人骗走,永盛工艺厂再次倒闭。1992年,他再次借起了高利贷,开始新的黄花梨创业之路,可是事业却没有那么顺利,最后赔得倾家荡产。
此时王洪斌已感到心神疲惫,力不从心。工艺厂眼看快要办不下去了。但他仍不甘心,在他心里,始终相信一句话——成功往往就在放弃的那一刻!他咬紧牙关,缩衣减食,与自己的妻子一个雕刻一个打磨,一唱一和,坚持将工厂办下去。1995年,在朋友的推荐下,一个台湾老板买走了一大批海南黄花梨根雕。永盛工艺厂有了资金,慢慢缓过身来。王洪斌历经波折,工厂倒闭因为黄花梨,如今事业有成也因为黄花梨,几度摔倒又几度爬起的人生,不得不让人感叹:“败也黄花梨,成也黄花梨。”
二、爱老料如痴惜良匠若渴
黄花梨古无此名,只有“花梨”,或作“花榈”。后来冠以“黄”字,藉以区别至今仍大量用来制造家具之“新花梨”。黄花梨,质坚而不过重,色彩鲜艳而不妖,鬃眼细密而纹理清晰。制成家具器物通体光素,无须多加雕饰,而能尽得木质纹理之自然美。因此素来便是家具器物首选之名贵木材。加之海南黄花梨成材期非常缓慢,由于后世大量无节制之采伐,明清时期便已濒临灭绝。
王洪斌数度闯荡海南,见证了海南黄花梨原生林之绝灭。更是了解到海南黄花梨材质之珍贵与资源之稀缺。永盛仿古家私厂创办那年,王洪斌便重上海南,重点收购海南黄花梨木材老料。在岛上,他不惜重金收购旧门板、旧家具、旧房梁,只要是黄花梨老料,即使资金周转困难,他也会想方设法借款买到。短短几年,王洪斌收集到了大量的海南黄花梨老料。
随着近年来海南黄花梨木材的巨大需求和市场价格相应走俏,现在用海南黄花梨老料制作罗汉床、架子床、大画桌等大型家具已经相当困难,别说很难找到这么大的材料,即使找得到,也要付出巨大而昂贵的代价。就算代之以“物美价廉”著称的越南黄花梨,因其大量采伐,越南黄花梨原生林资源也基本被消耗殆尽,近年来成吨的大料亦难见到,市场上亦对其开始按斤论价,而国内以海南黄花梨老料为主制作仿古家具的厂家更是寥无几人,王洪斌算是其中一个,但他认为,资源越稀缺,工艺和造型就应该越讲究。
他每当看到一件海南黄花梨家具型制品相不佳时,便会痛心不已,连叹可惜,在他心里,粗制滥造、胡乱糟蹋,那是对海南黄花梨的亵渎。有时看到有人用未成材的海南黄花梨做家具,他都感到非常痛心,他说,那是在造孽!“上好的木料就要做出上好的家具,否则就是对有限资源的糟蹋。”这是王洪斌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永盛家具厂的匠师们也都深有感触:“每一道制作工序,他都要严格把关。”不仅如此,王洪斌非常讲究家具的制作工艺及艺术内涵,视质量如生命,每一件产品,都要亲自验收,如发现比例失误或工艺不完美,他便会坚决要求返工,直至自己满意为止。他说,在家具制作过程中,细节至关重要,尺寸比例、纹饰雕刻、线条曲直,往往差之毫厘,整体感觉便会谬以千里,因此在这么珍贵又稀缺的海南黄花梨老料身上,不得不“斤斤计较”。
而对于精工能匠,王洪斌则求之若渴,因之能广聚天下奇人能匠于其麾下,使他们各司其职,各尽其材,安心于木作。对于旗下徒弟匠师,有潜力者、能钻研者,则大加栽培,精心传授,使他们各擅其能,各展其艺,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至于曲折不明之处,则悉心点拔。王洪斌不仅精心打造他的永盛艺坛工艺技术团队,同时,也积极整理其十多年来研究明清古典红木家具的心得,希望以作品的形式集结成册,与广大红木家具爱好者、收藏家一道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三、心细研绝艺德馨制臻品
由王洪斌设计或监制的仿古家具,不仅因其材质名贵,更因其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品味高雅而不落俗套,精工之极而未染匠气,从而深受工艺美术界、古典家私界之好评,深受仿古家具爱好者、收藏家之热棒。究其根源,得益于王洪斌对海南黄花梨家具的深刻理解及其独到的制作理念。
王洪斌自小便即拜师学习根雕。他说:“根雕创作必须着眼于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之形,而一切人为艺术的再创造痕迹需藏于不露之中。构思中应对根材反复揣摩,依形度势,而‘巧借天然’须贯穿于创作之始终。制作时,本着‘三分人工,七分天成’之原则,巧用心计,合理而慎重地取舍,尽量留存天然特点及其神韵,因材施艺,进行雕琢、磨制等一系列精到的加工,做到美有所用,使其自然之‘奇’与人工之‘巧’,在雕刻的艺术形象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充分的体现。”王洪斌将根雕理论运用于制作海南黄花梨家具之中,因材施艺,于某些部位略施粉黛,稍加刻画,虽经施艺但浑然天成,意韵传神。其海南黄花梨家具施艺雕琢之处,均得画龙点睛之妙,使整体作品最大程度流溢自然之美。
王洪斌潜心研究明清古典家具制作技艺二十多年,三起三落的经历更让他和他的永盛艺坛多了一份澹然淡定的气质。在制作海南黄花梨家具的过程中,王洪斌自觉与不自觉的遍观明清家具诸经典,对明清经典家具进行实物考察、拆解、研究,一件件高仿家具做下来,王洪斌对明清家具有了更系统的了解,对明清家具内涵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他说,中国明式家具简洁纯朴、舒适淡雅,渗透了深刻的文人意识、美学观念、哲学思想,具有浓厚的文人色彩。其结构比例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科学且人性化,做工便于清洗保养,设计的榫卯结构,更是经久耐用。中国清式家具则以清宫御制为代表,故而务秾华富丽之装饰,而崇雍容华贵之气韵,借以彰显富丽堂皇之皇家气派。两者双峰并峙,各有千秋,是我们后辈匠师研究借鉴的好对象。
王洪斌以根雕之细腻,结合明清家具之传统工艺及理论,采掇综合,创新设计出富有时代气息、美观实用的黄花梨家具。其作品既有明式家具的简约风格,又有根雕的细腻与自然,更强化了现代家居生活的实用、舒适功能,凸显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风貌。王洪斌深有感触地说,他设计的仿古家具不仅要有实用功能,更要有艺术内涵、收藏价值。在木料变成家具的制作过程中,赋予海南黄花梨以精神内涵、艺术生命,使之成为“型美艺绝”可流传后世的艺术臻品。
四、他日圆夙愿海黄博物馆
当问到工艺大师王洪斌为什么重点仿制明式古典家具时,王洪斌说:“明代家具以做工精巧、造型优美、风格典雅称著于世,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家具的黄金年代’。当时,匠师将最优质的木料、完美的设计和精湛的技艺融汇一体,制造出‘造型简练、结构严谨、做工精细、装饰适度’令西方人惊叹‘如谜一般完美’的家具。这是我们后辈匠师值得研究和借鉴的。”
在王洪斌看来,一些企业缺少懂行的人,粗制滥造,型制品相低劣,不仅造型上没仿对,且对榫卯结构更是没有完全消化。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有些企业则干脆就不按传统工艺来做,而将一些榫卯结构胡乱简化,不行就用胶粘。无论木材多么珍贵,造型多么漂亮,如果没有好的工艺,也无法成就臻品,更不用说保值传世了。王洪斌一再强调,做工精良才是臻品家具的基础,真正的把仿古家具所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通过家具本身的品相表现出来,让人一接触到便能领悟到其中蕴涵着中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那才是值得我们收藏的臻品。
现年50多岁的王洪斌,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在他心里一直装着海南黄花梨古典家具的未来。作为福建地区古典家具制作的先行者;作为在当地拥有最多海南黄花梨木材和家具的收藏家。他有一个宏伟的构想,希望能留住一批不同类别、不同风格、不同工艺的古典艺术家具,建立一个海南黄花梨博物馆,让海南黄花梨古典家具永远呆在自己的国度,让后世子孙在数百年后仍能够欣赏到明清古典家具的艺术风采。中国木雕家具网(www.mujjw.com)郑奕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