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昨日蒸发380亿港元 郭氏兄弟联名致信员工称“一切如常”
【资本论财经网综合】尽管郭炳江和郭炳联早已离开香港廉署,但新地“涉嫌贿赂”带来的负面效应却愈加扩散。
尽管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00016.HK,下称“新地”)联席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郭炳江和郭炳联早在29日晚间就已离开香港廉政公署(以下简称“廉署”),但新地“涉嫌贿赂”带来的负面效应却愈加扩散。
在停牌一天后,昨日新地复牌后就急跌,当日股价暴跌13.14%,报收96.5港元,市值蒸发超过380亿港元,凸显市场对于多名公司高层卷入贿赂一案以及事态扩大化的担忧。
新地发言人昨日表示,郭炳江和郭炳联当天已经返回公司履行职务,并重申事件并没有也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业务以及运作。
为了稳定员工信心,郭炳江和郭炳联昨日更是致函公司员工,“想跟大家说一声:‘放心,一切如常。’”
郭氏兄弟表示,公司虽然遇上一些风浪,但一切如常,鼓励员工一如既往工作、精益求精。两人在信中还称,会同平日一样,与大家一同奋斗,做好主席兼董事总经理工作,并强调新地前进的步伐,不会因一时风波而放慢。“天色虽不会长蓝,目前确有不少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信念,做好本份,今日的难关,他日回头一看,也许只是个让我们未来走得更坚壮的考验。”
去年就已被查问
从昨日港媒披露的未经证实的信息看,香港廉署对于这次行动可谓“酝酿已久”。
据香港《明报》称,廉署早在2008年就接到前新地主席郭炳湘的举报,开始对郭炳江和郭炳联以及前政务司司长许仕仁展开调查,但调查前期方向错误,导致进展极为缓慢,直到收到进一步举报,称许仕仁入住新地旗下的礼顿山近1200平方米的豪宅,且享有长达一年的免租期,入住时许仕仁还是公职人员,并未按照规定申报豪宅,表面上已经构成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罪。
报道称,在掌握该证据后,廉署调查进度开始加快,并将调查范围集中在2003年许仕仁离开香港积金局到2005年重返政府期间的经济状况。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在2008年,新地前董事长郭炳湘与两个弟弟——郭炳江和郭炳联展开控制权之争,最终被踢出局。
郭炳湘目前依然是新鸿基地产的非执行董事,其曾宣称,他被罢免董事长一职的原因,是自己希望调查公司某些问题,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郭炳湘曾入禀香港高等法院称,新地以高于卖家叫价买入一块地皮,而卖家由新地一名执行董事陈巨源介绍。陈巨源19日被廉署拘捕,25日已经释放,并返回新地工作。
香港《星岛日报》称,去年底,廉署就曾邀请郭炳江、郭炳联和许仕仁到总部查询,又前往多个机构搜证,因有保密协议,当时并没有公开。
3月29日早上7时,廉署兵分三路,前往上述三人住处将其拘捕,郭炳联还在廉署人员陪同下到位于湾仔的新鸿基总部搜查,并带走一批文件,直到下午14时被带回廉署总部,之后三人在当晚11时左右获得保释先后离开。
廉署29日证实,拘捕一上市公司两名高层以及一香港政府前主要官员,怀疑上述三人涉嫌触犯《防止贿赂条例》以及公职人员行为失当,但拒绝透露详情。
香港《经济日报》援引前廉署人员的话称,很多大型贪污案在事发后一段时间、直至有商业纠纷才会被揭发,“即使涉及很大利益冲突,未必有人即时举报,廉署未必够证据调查,除非有人发生纠纷,有关资料才会被抖出来。”
机构观点不一
尽管郭氏兄弟已经返回公司,但各大机构对此看法却不尽相同。
包括美银美林、野村、大和、瑞信等投行维持新地“买入”或“跑赢大市”评级,评级机构惠誉维持新地的信用评级不变。花旗则将新地评级降至“中性”,并大幅下调目标价,由165.64港元降至115.95港元;巴克莱将新地评级降为“减持”;评级机构标普也将新地列入负面信用观察名单。
瑞信分析师梁启棠表示,虽然郭氏兄弟继续履行公司的职务,但瑞信相信事件会严重破坏新地的企业形象。新鸿基金融资料研究部分析员苏沛丰也认为,高层被拘捕会令人质疑上市公司的企业治理,以及之后是否会有其他问题出现。
郭氏兄弟昨日在致员工信中表示,新地是一家公司治理优秀的企业。
在郭氏兄弟被拘捕后,与之相关的上市公司相继做出澄清。东亚银行昨日发布公告称,郭炳江作为该行的独立非执行董事、提名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成员,并无参与该行的日常业务营运,廉署的指控对东亚银行及其附属现时的事务无关,也不会对东亚造成任何影响。
有分析师表示,被拘捕短期内不会对公司业绩有影响,但中长期要看事态发展,例如公司是否卷入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