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和邦股份宣布更改公司唯一的募投项目,此时距公司上市不足一年。
作为一家主营业务为化工制造及盐矿、磷矿的开发的公司,和邦股份为何突然转向生疏的玻璃行业。
21世纪网调查发现,和邦股份更改新的募投项目的过程、以及股权运作背后有着各种各样惊人的巧合,一个普通的名字“曾小平”在这场交易频繁穿梭。
据调查,和邦股份的大股东——和邦投资集团的总经理叫曾小平,募投项目的法人代表也叫曾小平,而“曾小平”更是在和邦股份上市前就多次出现对邦股份进行资本运作。
曾小平到底谁人也,这场资本游戏背后,还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和利益纠葛?
不满一年转投生疏业务
7月9日,上市不足一年的和邦股份(603077.sh)发布公告,将公司唯一的一个募投项目——“精细磷酸盐综合开发项目”变更为“四川武骏浮法玻璃及深加工项目”。
和邦股份的原募投项目“精细磷酸盐综合开发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为11.76亿元,但截止至2013年6月30日,和邦股份累计投入募投项目的资金为4587万元,仅占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总额的3.9%。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已投入的4587万中,有4462万元是在2012年7月31日,也就是和邦股份的上市日以前投入的,该项目目前仍处于前期准备阶段,尚未开工。
在和邦股份的招股意向书中,“精细磷酸盐”项目的建设期为1.5年,但上述数据显示,和邦股份在上市至今近一年的时间内,对上市前承诺的募投项目几乎没有任何动作。
和邦股份在公告中将募投项目变更的原因归结于“精细磷酸盐”项目用地难以全部落实,并因此选择了已在建的“四川武骏浮法玻璃及深加工项目”。
作为一家主营业务为化工制造及盐矿、磷矿的开发的公司,和邦股份为何突然转向生疏的玻璃行业。
和邦股份在公告中描述了这个投资总额达11.8亿元的新募投项目的美好前景:项目达产后年均销售收入9.4亿元,年均利润总额1.8亿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8.30%。
这样的改变,对于从未涉足过玻璃制品的和邦股份来说,并非一个明智的决定。事实上,浮法玻璃行业正面临着产能过剩、过度竞争的窘境。
同样做浮法玻璃的上市公司洛阳玻璃(600876.sh)的日子显然没有和邦股份描述的那样美好。
洛阳玻璃,2012年来自浮法玻璃业务的营收下滑43.36%,净利润徘徊在亏损边缘。该公司在2012年年报中认为,一方面行业低迷,产能持续扩张,恶性竞争仍在继续。统计资料显示,2012 年全国新建投产浮法玻璃生产线18 条,累计新增产能 7740 万重箱(合387万吨),进入2013 年,产能扩张步伐丝毫没有减退迹象,仅3 月份就有3 条大吨位浮法线点火。
另一方面,下游主力客户——房地产和汽车行业需求不振,并预计2013年玻璃市场“仍不乐观”。
而另一家上市公司耀皮玻璃(600819.sh)状态亦不佳。2012年,该公司浮法玻璃业务营收下滑26.69%,毛利率仅为3.18%。
和邦股份的主营业务为化工制造及盐矿、磷矿的开发,并无玻璃制品的相关背景与经历,面对浮法玻璃行业明显的颓势,缘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21世纪网调查发现,和邦股份此番更改募投项目的操作过程中,存在关联交易之嫌。
此次新募投项目“四川武骏浮法玻璃及深加工项目”的实施主体为四川武骏特种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和邦股份在3月火线收购的一家玻璃制造公司,成立于2010年7月。
2013 年2 月5 日,和邦股份与乐山友邦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四川武骏特种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协议》,预计以2.1 亿至2.5 亿元的收购总额,收购乐山友邦所持有的四川武骏特种玻璃制品有限公司90%的股权,并于3月5日公告完成收购。
值得注意的是,乐山友邦并非四川武骏的原始股东,其自2011年起开始入股,并在之后频频对四川武骏增资,让这家初始注册资金仅为100万元的小公司,迅速膨胀为注册资金高达2.1亿元的“大公司”,其中乐山友邦出资1.89亿元,占股权90%。
乐山友邦在四川武骏具有绝对话语权,但其法人代表却并非来自乐山友邦,而是四川武骏另外10%股权的持有者马忠俊,这一现象引起了21世纪网的注意。
21世纪网查阅工商资料发现,乐山友邦的法人代表为曾小平。
巧合的是,和邦股份的大股东——四川和邦投资集团的总经理也叫曾小平,该名字曾与和邦股份、和邦集团董事长贺正刚一起多次见诸报端。
而和邦集团的控股子公司——四川和邦盐化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最晚在2010年以前也叫曾小平。
和邦股份在上市前,也有一位“曾小平”为和邦股份甩卖子公司出力。2010年,以“曾小平”为法人代表的华强投资公司收购了被和邦抛弃的子公司重庆碱胺。有趣的是,华强投资的另一大股东叫“成都市武骏实业有限公司”,名称与同是“曾小平”担任法人代表控制的四川武骏惊人相似。
和邦股份在公告中反复宣称,其收购四川武骏和更改募投项目的行为均不属于关联交易。
但沪上一名注册会计师对21世纪网表示,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对关联方作了明确规定,企业或其母公司的关键管理人员亦属于关联方定义范围内,“若几位‘曾小平’确实是指向同一人,那么可以认为和邦股份存在未经披露的关联交易行为。” 上市公司接盘早有预谋?
四川武骏特种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7月20日,注册地址在泸州市龙马潭区。
4个多月后的12月15日,泸州市龙马潭区太阳能光伏玻璃项目正式签约,项目计划总投资12.5亿元,投资方为四川武骏。
但当时四川武骏仅仅是注册资金100万元的小公司,显然难以驾驭12.5亿元的“天文数字”。
不过“及时雨”很快就来临了。2011年2月15日,乐山友邦入股1900万元,直接变成占股95%的大股东,并在此后多次增资,至2012年8月15日达到了目前的出资额1.89亿元。
2011年11月30日,太阳能光伏玻璃项目正式开工。但有意思的是,时任和邦集团董事长、现任和邦股份董事长的贺正刚也出席了开工典礼,并且当时媒体对于项目开工的报道称项目“为和邦股份投资”。
然而截止2012年12月31日,四川武骏的在建项目仅为0.88亿元,即使是将所有的注册资金2.1亿用于建设,离总投资者额12.5亿元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于是,接盘者——和邦股份出现了。但这一次出现不再“暧昧”,而是要付出真金白银。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四川武骏项目目前的资金缺口约为11.6亿元,与和邦股份原募投项目的投资额(11.7亿元)和新募投项目的投资额(11.8亿元)高度接近。这仅仅只是巧合?
这样的惊人巧合不免令人生疑。
乐山友邦是在2012年8月才结束对四川武骏的注资,而和邦股份于2012年7月上市。从和邦股份的角度看,难道和邦股份是因为“友军”尚未准备就绪才匆匆祭出了原募投项目,而其真实的目标一直是接手四川武骏?
而从乐山友邦的角度看,其短时间内用巨量资金突击入股四川武骏,但近三年来却没有任何营业收入,如此“潜伏”似乎也是为了等待着“接盘者”在合适的时机负责买单。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和邦股份接手的并非是个好摊子,虽然项目从较为细分的“光伏玻璃”改为了应用更为广泛的“浮法玻璃”,但这笔从投资者手中募集而来的资金未来是会如和邦股份所言快速获利,还是会受制于大环境的低迷而陷入亏损,仍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