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期货保税交割试点一周年总结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资本论财经网综合】5月30日,“期货保税交割试点一周年总结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总结了期货保税交割顺利推进的成功经验以及试点一周年以来取得的成绩,并部署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上期所人士表示,将深入研究原油保税交割的相关政策,为上市原油期货做好政策和技术准备。
据介绍,期货保税交割下一步将从试点转入规范化运作并进一步深化。一是完善相关操作流程,为区外企业参与提供便利,有效扩大保税交割业务参与范围;二是适时拓展期货保税交割的品种和区域。将在铜、铝试点成功并走通所有流程的基础上扩大至上期所其他上市品种,在总结上海洋山保税港区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保税交割业务范围首先拓展至江浙两省的海关监管区域和场所,并逐步向全国范围延伸;三是深入研究原油保税交割的相关政策,为上市原油期货做好政策和技术准备。
期货保税交割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项目。自2011年3月铜、铝合约试点启动以来,在各监管部门有力支持下,协作机制顺畅,业务不断走向成熟。试点一周年来,总体运行平稳,实现全流程走通,有色金属现货保税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保税仓单融资获得突破,各项功能发挥逐步实现,市场反映良好。日前,期货保税交割获得了2011年度上海市金融创新成果一等奖。
在试点期间,期货保税交割八大环节实现全流程走通,业务影响逐步提升。截至2012年5月18日,已有6家企业共生成保税仓单8个批次,共1625吨铜。其中,2家企业利用保税仓单进行卖出交割,4家企业利用保税仓单进行了保证金充抵,3家企业利用保税仓单进行了所外融资。据介绍,2010年12月23日,两家保税交割仓库正式获批、2010年12月24日,保税交割业务试点正式宣布启动。2011年3月16日首次生成仓单,2011年8月底,第一笔期货保税仓单到期交割25.021吨,首笔期转现保税交割共计24.741吨。两笔交割货分别完成转运出境和报关进口的操作。今年4月底,期货保税交割从市场需求出发,推出保税仓单融资业务。首批共有3家企业对8张铜仓单进行了所外质押,总融资金额144.69万美元,实现了保税交割业务的重要功能配套。
会上相关人士指出,在试点期间,期货保税交割受关注程度不断升温,有色金属现货保税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保税区库存逐步显性化,上海价格通过保税交割首次辐射到保税市场,并促成20余家有色金属生产企业和贸易企业在洋山保税区正式注册,使得上海价格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为国内期货市场在国际市场话语权的提升打下基础。
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表示,以保税交割作为期货市场国际化和建立大宗商品国际话语权的突破口,这个方向很准,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上海海关副关长卞祖耀表示,上海海关将认真研究期货保税交割品种和区域的拓展问题,同时进一步规范操作流程,为企业的便利通关创造条件。
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副局长郑杨表示,将逐步解决区外企业的核销问题,并将在保税交割上取得的经验进一步延伸至原油期货的政策配套上来。
上海市财政局副局长曹吉珍和上海市税务局副局长胡兰芳均表示,将在财税政策上继续给予保税交割和原油期货更多便利,深化金融改革。
上海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褚玦海表示,上海期货交易所将加快推进期货品种的国际化步伐,进一步提升期货市场价格的国际影响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产业经济发展,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王辛翎称将在保税交割试点成功基础上,继续发挥上海综合保税区在建设“四个中心”工作中先行先试的示范效应,拓展保税交割功能,推进包括保税船加油和原油期货相关工作。